技能石需搭配套裝,而套裝請參考裝備合成。
入手方式有天梯商店、蓬萊商店、球場困難模式、名將聯賽並放滿球星低機率獲得
p.s. 資料如有錯誤,請幫忙在底下的留言回覆
名稱 | 類別 | 品階 | 技能 |
選球眼(黃) | 主動 | 1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6%)被直接保送。 |
選球眼(玄) | 主動 | 2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9%)被直接保送。 |
選球眼(人) | 主動 | 3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2%)被直接保送。 |
選球眼(地) | 主動 | 4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5%)被直接保送。 |
選球眼(天) | 主動 | 5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20%)被直接保送。 |
突破盲點(黃) | 主動 | 1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7%)造成野手失誤並上壘。 |
突破盲點(玄) | 主動 | 2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1%)造成野手失誤並上壘。 |
突破盲點(人) | 主動 | 3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5%)造成野手失誤並上壘。 |
突破盲點(地) | 主動 | 4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8%)造成野手失誤並上壘。 |
突破盲點(天) | 主動 | 5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22%)造成野手失誤並上壘。 |
InsideOut(黃) | 主動 | 1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5%)直接擊出德州安打。 |
InsideOut(玄) | 主動 | 2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8%)直接擊出德州安打。 |
InsideOut(人) | 主動 | 3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1%)直接擊出德州安打。 |
InsideOut(地) | 主動 | 4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4%)直接擊出德州安打。 |
InsideOut(天) | 主動 | 5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8%)直接擊出德州安打。 |
腳力(黃) | 主動 | 1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6%)跑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腳力(玄) | 主動 | 2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8%)跑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腳力(人) | 主動 | 3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1%)跑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腳力(地) | 主動 | 4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5%)跑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腳力(天) | 主動 | 5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9%)跑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大牆直擊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5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大牆直擊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7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大牆直擊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0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大牆直擊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4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大牆直擊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8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打亂陣腳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9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打亂陣腳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4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打亂陣腳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20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打亂陣腳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27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打亂陣腳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35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人來瘋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5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人來瘋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7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人來瘋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0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人來瘋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4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人來瘋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強心臟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5%)直接轟出長打。 |
強心臟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7%)直接轟出長打。 |
強心臟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0%)直接轟出長打。 |
強心臟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4%)直接轟出長打。 |
強心臟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8%)直接轟出長打。 |
犄角之勢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11%)被直接保送上壘。 |
犄角之勢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16%)被直接保送上壘。 |
犄角之勢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22%)被直接保送上壘。 |
犄角之勢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28%)被直接保送上壘。 |
犄角之勢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36%)被直接保送上壘。 |
助跑打擊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10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助跑打擊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15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助跑打擊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20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助跑打擊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2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助跑打擊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32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混戰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10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混戰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15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混戰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21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混戰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27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混戰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33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打點機器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9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打點機器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12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打點機器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15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打點機器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18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打點機器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22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威壓感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23%)被保送上壘。 |
威壓感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33%)被保送上壘。 |
威壓感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44%)被保送上壘。 |
威壓感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56%)被保送上壘。 |
威壓感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70%)被保送上壘。 |
滿壘男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20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滿壘男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2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滿壘男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37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滿壘男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50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滿壘男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65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亂戰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25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亂戰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35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亂戰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46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亂戰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56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亂戰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70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滿貫大亨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13%)擊出全壘打。 |
滿貫大亨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19%)擊出全壘打。 |
滿貫大亨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26%)擊出全壘打。 |
滿貫大亨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34%)擊出全壘打。 |
滿貫大亨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44%)擊出全壘打。 |
開路先鋒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第一棒打者,機率(8%)擊出內野安打。 |
開路先鋒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第一棒打者,機率(11%)擊出內野安打。 |
開路先鋒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第一棒打者,機率(15%)擊出內野安打。 |
開路先鋒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第一棒打者,機率(20%)擊出內野安打。 |
開路先鋒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第一棒打者,機率(25%)擊出內野安打。 |
先登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第一棒打者,機率(4%)擊出全壘打。 |
先登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第一棒打者,機率(5%)擊出全壘打。 |
先登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第一棒打者,機率(6%)擊出全壘打。 |
先登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第一棒打者,機率(7%)擊出全壘打。 |
先登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第一棒打者,機率(9%)擊出全壘打。 |
二翼先鋒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第二棒打者,機率(9%)被保送上壘。 |
二翼先鋒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第二棒打者,機率(13%)被保送上壘。 |
二翼先鋒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第二棒打者,機率(18%)被保送上壘。 |
二翼先鋒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第二棒打者,機率(24%)被保送上壘。 |
二翼先鋒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第二棒打者,機率(31%)被保送上壘。 |
三番副將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第三棒打者,機率(4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三番副將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第三棒打者,機率(5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三番副將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第三棒打者,機率(6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三番副將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第三棒打者,機率(7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三番副將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第三棒打者,機率(9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前鋒打者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第一、二棒打者,機率(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前鋒打者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第一、二棒打者,機率(9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前鋒打者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第一、二棒打者,機率(12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前鋒打者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第一、二棒打者,機率(15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前鋒打者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第一、二棒打者,機率(20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中心打者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第三、四、五棒打者,機率(4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中心打者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第三、四、五棒打者,機率(6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中心打者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第三、四、五棒打者,機率(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中心打者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第三、四、五棒打者,機率(10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中心打者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第三、四、五棒打者,機率(12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四番將軍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第四棒打者,機率(4%)擊出全壘打。 |
四番將軍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第四棒打者,機率(5%)擊出全壘打。 |
四番將軍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第四棒打者,機率(6%)擊出全壘打。 |
四番將軍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第四棒打者,機率(7%)擊出全壘打。 |
四番將軍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第四棒打者,機率(9%)擊出全壘打。 |
五番護軍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第五棒打者,機率(5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五番護軍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第五棒打者,機率(7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五番護軍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第五棒打者,機率(9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五番護軍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第五棒打者,機率(11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五番護軍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第五棒打者,機率(13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六番裨將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第六棒打者,機率(9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六番裨將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第六棒打者,機率(13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六番裨將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第六棒打者,機率(17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六番裨將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第六棒打者,機率(22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六番裨將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第六棒打者,機率(28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後陣攻勢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第七、八、九棒打者,機率(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後陣攻勢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第七、八、九棒打者,機率(9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後陣攻勢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第七、八、九棒打者,機率(13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後陣攻勢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第七、八、九棒打者,機率(17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後陣攻勢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第七、八、九棒打者,機率(22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突破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力量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5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突破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力量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7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突破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力量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9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突破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力量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12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突破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力量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16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潛入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力量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12%)被保送上壘。 |
潛入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力量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18%)被保送上壘。 |
潛入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力量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26%)被保送上壘。 |
潛入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力量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33%)被保送上壘。 |
潛入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力量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40%)被保送上壘。 |
精準打擊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技巧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7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精準打擊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技巧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10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精準打擊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技巧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13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精準打擊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技巧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16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精準打擊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技巧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20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亂射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技巧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13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亂射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技巧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19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亂射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技巧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27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亂射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技巧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34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亂射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技巧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41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速攻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敏捷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10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速攻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敏捷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15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速攻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敏捷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21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速攻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敏捷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27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速攻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敏捷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34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地鼠擊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敏捷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11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地鼠擊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敏捷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17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地鼠擊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敏捷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23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地鼠擊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敏捷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30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地鼠擊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敏捷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38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致命一擊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精神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4%)擊出全壘打。 |
致命一擊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精神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5%)擊出全壘打。 |
致命一擊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精神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6%)擊出全壘打。 |
致命一擊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精神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7%)擊出全壘打。 |
致命一擊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精神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9%)擊出全壘打。 |
眼力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精神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13%)被保送上壘。 |
眼力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精神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21%)被保送上壘。 |
眼力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精神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28%)被保送上壘。 |
眼力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精神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36%)被保送上壘。 |
眼力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精神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43%)被保送上壘。 |
連貫打線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12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連貫打線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18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連貫打線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25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連貫打線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32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連貫打線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41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嘲諷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13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嘲諷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19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嘲諷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25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嘲諷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33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嘲諷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42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
悲憤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6%)擊出全壘打。 |
悲憤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8%)擊出全壘打。 |
悲憤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11%)擊出全壘打。 |
悲憤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14%)擊出全壘打。 |
悲憤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18%)擊出全壘打。 |
激昂不屈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12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激昂不屈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1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激昂不屈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25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激昂不屈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33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激昂不屈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42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先攻之勢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第一局上場打擊,機率(11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先攻之勢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第一局上場打擊,機率(15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先攻之勢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第一局上場打擊,機率(21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先攻之勢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第一局上場打擊,機率(27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先攻之勢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第一局上場打擊,機率(35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氣勢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第一、二、三局上場打擊,機率(9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氣勢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第一、二、三局上場打擊,機率(13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氣勢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第一、二、三局上場打擊,機率(18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氣勢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第一、二、三局上場打擊,機率(25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氣勢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第一、二、三局上場打擊,機率(31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後勁十足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七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11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後勁十足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七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16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後勁十足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七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22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後勁十足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七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29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後勁十足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七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36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再見男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九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13%)擊出全壘打。 |
再見男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九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18%)擊出全壘打。 |
再見男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九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23%)擊出全壘打。 |
再見男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九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28%)擊出全壘打。 |
再見男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九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33%)擊出全壘打。 |
擴大優勢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當比數領先時,機率(12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擴大優勢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當比數領先時,機率(17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擴大優勢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當比數領先時,機率(23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擴大優勢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當比數領先時,機率(30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擴大優勢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當比數領先時,機率(40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一鼓作氣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當比數領先時,機率(10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一鼓作氣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當比數領先時,機率(14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一鼓作氣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當比數領先時,機率(19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一鼓作氣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當比數領先時,機率(26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一鼓作氣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當比數領先時,機率(35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底氣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當比數落後時,機率(8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底氣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當比數落後時,機率(12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底氣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當比數落後時,機率(16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底氣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當比數落後時,機率(21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底氣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當比數落後時,機率(27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拼命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當比數落後時,機率(12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拼命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當比數落後時,機率(18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拼命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當比數落後時,機率(25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拼命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當比數落後時,機率(34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拼命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當比數落後時,機率(42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強行突破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面對敵隊先發投手時,機率(5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強行突破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面對敵隊先發投手時,機率(7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強行突破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面對敵隊先發投手時,機率(10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強行突破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面對敵隊先發投手時,機率(13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強行突破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面對敵隊先發投手時,機率(17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埋伏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面對敵隊中繼投手時,機率(12%)擊出長打。 |
埋伏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面對敵隊中繼投手時,機率(17%)擊出長打。 |
埋伏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面對敵隊中繼投手時,機率(22%)擊出長打。 |
埋伏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面對敵隊中繼投手時,機率(29%)擊出長打。 |
埋伏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面對敵隊中繼投手時,機率(38%)擊出長打。 |
以逸待勞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面對敵隊救援投手時,機率(10%)擊出全壘打。 |
以逸待勞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面對敵隊救援投手時,機率(14%)擊出全壘打。 |
以逸待勞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面對敵隊救援投手時,機率(18%)擊出全壘打。 |
以逸待勞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面對敵隊救援投手時,機率(25%)擊出全壘打。 |
以逸待勞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面對敵隊救援投手時,機率(33%)擊出全壘打。 |
突破僵局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投球超過3局,機率(10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突破僵局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投球超過3局,機率(14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突破僵局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投球超過3局,機率(19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突破僵局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投球超過3局,機率(25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突破僵局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投球超過3局,機率(32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趁虛而入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投球低於2局,機率(4%)擊出全壘打。 |
趁虛而入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投球低於2局,機率(5%)擊出全壘打。 |
趁虛而入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投球低於2局,機率(6%)擊出全壘打。 |
趁虛而入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投球低於2局,機率(7%)擊出全壘打。 |
趁虛而入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投球低於2局,機率(9%)擊出全壘打。 |
中軍大將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一壘手,機率(6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中軍大將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一壘手,機率(7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中軍大將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一壘手,機率(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中軍大將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一壘手,機率(10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中軍大將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一壘手,機率(12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打擊專精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指定打擊,機率(5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打擊專精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指定打擊,機率(6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打擊專精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指定打擊,機率(7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打擊專精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指定打擊,機率(8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打擊專精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指定打擊,機率(10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胡服騎射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外野手,機率(7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胡服騎射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外野手,機率(9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胡服騎射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外野手,機率(12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胡服騎射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外野手,機率(1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胡服騎射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外野手,機率(21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二游伏兵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二壘手或游擊手,機率(7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二游伏兵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二壘手或游擊手,機率(9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二游伏兵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二壘手或游擊手,機率(12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二游伏兵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二壘手或游擊手,機率(16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二游伏兵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二壘手或游擊手,機率(21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
青州兵(黃) | 主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8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青州兵(玄) | 主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11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青州兵(人) | 主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15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青州兵(地) | 主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20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青州兵(天) | 主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2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虎豹騎(黃) | 主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7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虎豹騎(玄) | 主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9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虎豹騎(人) | 主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11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虎豹騎(地) | 主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14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虎豹騎(天) | 主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1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巴蜀兵(黃) | 主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8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巴蜀兵(玄) | 主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11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巴蜀兵(人) | 主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15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巴蜀兵(地) | 主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20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巴蜀兵(天) | 主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2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無當軍(黃) | 主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7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無當軍(玄) | 主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9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無當軍(人) | 主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11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無當軍(地) | 主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14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無當軍(天) | 主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1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丹陽兵(黃) | 主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8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丹陽兵(玄) | 主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11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丹陽兵(人) | 主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15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丹陽兵(地) | 主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20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丹陽兵(天) | 主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2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揚州水軍(黃) | 主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7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揚州水軍(玄) | 主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9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揚州水軍(人) | 主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11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揚州水軍(地) | 主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14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揚州水軍(天) | 主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1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河北軍(黃) | 主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8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河北軍(玄) | 主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11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河北軍(人) | 主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15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河北軍(地) | 主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20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河北軍(天) | 主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2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
白馬義從(黃) | 主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7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白馬義從(玄) | 主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9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白馬義從(人) | 主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11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白馬義從(地) | 主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14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白馬義從(天) | 主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1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北伐之力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魏』陣營時,機率(5%)擊出全壘打。 |
北伐之力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魏』陣營時,機率(7%)擊出全壘打。 |
北伐之力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魏』陣營時,機率(9%)擊出全壘打。 |
北伐之力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魏』陣營時,機率(12%)擊出全壘打。 |
北伐之力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魏』陣營時,機率(16%)擊出全壘打。 |
夷陵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蜀』陣營時,機率(5%)擊出全壘打。 |
夷陵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蜀』陣營時,機率(7%)擊出全壘打。 |
夷陵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蜀』陣營時,機率(9%)擊出全壘打。 |
夷陵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蜀』陣營時,機率(12%)擊出全壘打。 |
夷陵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蜀』陣營時,機率(16%)擊出全壘打。 |
合肥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吳』陣營時,機率(5%)擊出全壘打。 |
合肥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吳』陣營時,機率(7%)擊出全壘打。 |
合肥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吳』陣營時,機率(9%)擊出全壘打。 |
合肥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吳』陣營時,機率(12%)擊出全壘打。 |
合肥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吳』陣營時,機率(16%)擊出全壘打。 |
官渡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他』陣營時,機率(5%)擊出全壘打。 |
官渡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他』陣營時,機率(7%)擊出全壘打。 |
官渡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他』陣營時,機率(9%)擊出全壘打。 |
官渡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他』陣營時,機率(12%)擊出全壘打。 |
官渡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他』陣營時,機率(16%)擊出全壘打。 |
打點狂熱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當得點圈有人,機率(35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打點狂熱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當得點圈有人,機率(35%)發動全能力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打點狂熱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當得點圈有人,機率(35%)發動全能力增加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打點狂熱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當得點圈有人,機率(35%)發動全能力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打點狂熱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當得點圈有人,機率(35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滿壘硬漢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當滿壘,機率(7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2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滿壘硬漢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當滿壘,機率(7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滿壘硬漢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當滿壘,機率(7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滿壘硬漢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當滿壘,機率(7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6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滿壘硬漢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當滿壘,機率(7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暴虐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當力量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暴虐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當力量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6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暴虐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當力量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9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暴虐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當力量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12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暴虐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當力量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箭術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當技巧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箭術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當技巧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6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箭術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當技巧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9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箭術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當技巧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12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箭術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當技巧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馬術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當敏捷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馬術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當敏捷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6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馬術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當敏捷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9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馬術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當敏捷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12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馬術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當敏捷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幻術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當精神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幻術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當精神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6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幻術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當精神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9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幻術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當精神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2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幻術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當精神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趁勝追擊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當上一棒安打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趁勝追擊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當上一棒安打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6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趁勝追擊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當上一棒安打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9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趁勝追擊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當上一棒安打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12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趁勝追擊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當上一棒安打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復仇者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當上一棒被三振,機率(70%)發動力量增加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復仇者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當上一棒被三振,機率(70%)發動力量增加(9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復仇者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當上一棒被三振,機率(70%)發動力量增加(12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復仇者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當上一棒被三振,機率(70%)發動力量增加(1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復仇者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當上一棒被三振,機率(70%)發動力量增加(2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意氣風發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隊伍比數領先,機率(4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2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意氣風發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隊伍比數領先,機率(4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意氣風發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隊伍比數領先,機率(4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意氣風發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隊伍比數領先,機率(4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意氣風發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隊伍比數領先,機率(4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絕地將魂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隊伍比數落後,機率(4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絕地將魂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隊伍比數落後,機率(4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絕地將魂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隊伍比數落後,機率(4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絕地將魂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隊伍比數落後,機率(4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絕地將魂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隊伍比數落後,機率(4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抗魏殺手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面對魏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抗魏殺手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面對魏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抗魏殺手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面對魏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抗魏殺手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面對魏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抗魏殺手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面對魏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剋蜀強者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面對蜀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剋蜀強者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面對蜀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剋蜀強者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面對蜀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剋蜀強者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面對蜀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剋蜀強者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面對蜀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制吳猛將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面對吳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制吳猛將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面對吳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制吳猛將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面對吳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制吳猛將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面對吳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制吳猛將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面對吳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排他高手(黃) | 被動 | 1 | 進攻時面對他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排他高手(玄) | 被動 | 2 | 進攻時面對他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排他高手(人) | 被動 | 3 | 進攻時面對他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排他高手(地) | 被動 | 4 | 進攻時面對他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排他高手(天) | 被動 | 5 | 進攻時面對他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力量強化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自身力量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力量強化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自身力量增加(1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力量強化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自身力量增加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力量強化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自身力量增加(2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力量強化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自身力量增加(2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技巧強化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自身技巧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技巧強化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自身技巧增加(1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技巧強化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自身技巧增加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技巧強化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自身技巧增加(2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技巧強化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自身技巧增加(2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敏捷強化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自身敏捷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敏捷強化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自身敏捷增加(1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敏捷強化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自身敏捷增加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敏捷強化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自身敏捷增加(2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敏捷強化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自身敏捷增加(2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精神強化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自身精神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精神強化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自身精神增加(1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精神強化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自身精神增加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精神強化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自身精神增加(2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精神強化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自身精神增加(2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究極強化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自身全能力增加(2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究極強化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自身全能力增加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究極強化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自身全能力增加(6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究極強化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自身全能力增加(8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究極強化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自身全能力增加(1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將軍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全能力增加(1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將軍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全能力增加(2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將軍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全能力增加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將軍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全能力增加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將軍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全能力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猛將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力量增加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猛將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力量增加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猛將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力量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猛將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力量增加(7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猛將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力量增加(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名將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技巧增加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名將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技巧增加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名將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技巧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名將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技巧增加(7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名將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技巧增加(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勇將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敏捷增加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勇將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敏捷增加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勇將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敏捷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勇將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敏捷增加(7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勇將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敏捷增加(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謀將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精神增加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謀將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精神增加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謀將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精神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謀將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精神增加(7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謀將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精神增加(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邊關守將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三壘手,機率(5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邊關守將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三壘手,機率(7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邊關守將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三壘手,機率(9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邊關守將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三壘手,機率(12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邊關守將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三壘手,機率(16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
老而彌堅(黃) | 主動 | 1 | 進攻時當五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7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老而彌堅(玄) | 主動 | 2 | 進攻時當五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9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老而彌堅(人) | 主動 | 3 | 進攻時當五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12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老而彌堅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當五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16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老而彌堅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當五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22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
助魏神打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魏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魏神打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魏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魏神打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魏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魏神打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魏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7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魏神打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魏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蜀神打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蜀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蜀神打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蜀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蜀神打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蜀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蜀神打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蜀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7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蜀神打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蜀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吳神打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吳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吳神打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吳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吳神打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吳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吳神打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吳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7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吳神打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吳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他神打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他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他神打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他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他神打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他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他神打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他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7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他神打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他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危機處理(黃) | 主動 | 1 | 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9%)造成打者三振出局。 |
危機處理(玄) | 主動 | 2 | 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13%)造成打者三振出局。 |
危機處理(人) | 主動 | 3 | 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18%)造成打者三振出局。 |
危機處理(地) | 主動 | 4 | 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24%)造成打者三振出局。 |
危機處理(天) | 主動 | 5 | 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30%)造成打者三振出局。 |
反間計(黃) | 主動 | 1 | 一二壘有人、一三壘有人或滿壘時,機率(10%)造成打者雙殺出局。 |
反間計(玄) | 主動 | 2 | 一二壘有人、一三壘有人或滿壘時,機率(14%)造成打者雙殺出局。 |
反間計(人) | 主動 | 3 | 一二壘有人、一三壘有人或滿壘時,機率(19%)造成打者雙殺出局。 |
反間計(地) | 主動 | 4 | 一二壘有人、一三壘有人或滿壘時,機率(25%)造成打者雙殺出局。 |
反間計(天) | 主動 | 5 | 一二壘有人、一三壘有人或滿壘時,機率(32%)造成打者雙殺出局。 |
離間計(黃) | 主動 | 1 | 一壘有人時,機率(6%)造成打者雙殺出局。(兩出局時無效) |
離間計(玄) | 主動 | 2 | 一壘有人時,機率(9%)造成打者雙殺出局。(兩出局時無效) |
離間計(人) | 主動 | 3 | 一壘有人時,機率(13%)造成打者雙殺出局。(兩出局時無效) |
離間計(地) | 主動 | 4 | 一壘有人時,機率(17%)造成打者雙殺出局。(兩出局時無效) |
離間計(天) | 主動 | 5 | 一壘有人時,機率(22%)造成打者雙殺出局。(兩出局時無效) |
剛之速球(黃) | 主動 | 1 | 投手全力投出快速直球,機率(5%)三振打者。 |
剛之速球(玄) | 主動 | 2 | 投手全力投出快速直球,機率(7%)三振打者。 |
剛之速球(人) | 主動 | 3 | 投手全力投出快速直球,機率(9%)三振打者。 |
剛之速球(地) | 主動 | 4 | 投手全力投出快速直球,機率(11%)三振打者。 |
剛之速球(天) | 主動 | 5 | 投手全力投出快速直球,機率(14%)三振打者。 |
極品指叉(黃) | 主動 | 1 | 投手投出下墜球,機率(5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極品指叉(玄) | 主動 | 2 | 投手投出下墜球,機率(7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極品指叉(人) | 主動 | 3 | 投手投出下墜球,機率(9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極品指叉(地) | 主動 | 4 | 投手投出下墜球,機率(11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極品指叉(天) | 主動 | 5 | 投手投出下墜球,機率(14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尾勁(黃) | 主動 | 1 | 投手投出上飄球,機率(4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尾勁(玄) | 主動 | 2 | 投手投出上飄球,機率(6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尾勁(人) | 主動 | 3 | 投手投出上飄球,機率(8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尾勁(地) | 主動 | 4 | 投手投出上飄球,機率(11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尾勁(天) | 主動 | 5 | 投手投出上飄球,機率(15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一剛力突(黃) | 主動 | 1 | 滿壘時投手專注提升,機率(22%)三振打者。 |
一剛力突(玄) | 主動 | 2 | 滿壘時投手專注提升,機率(32%)三振打者。 |
一剛力突(人) | 主動 | 3 | 滿壘時投手專注提升,機率(43%)三振打者。 |
一剛力突(地) | 主動 | 4 | 滿壘時投手專注提升,機率(56%)三振打者。 |
一剛力突(天) | 主動 | 5 | 滿壘時投手專注提升,機率(70%)三振打者。 |
速度無用(黃) | 主動 | 1 | 投手面對敵隊第一、二、三棒時,機率(9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速度無用(玄) | 主動 | 2 | 投手面對敵隊第一、二、三棒時,機率(14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速度無用(人) | 主動 | 3 | 投手面對敵隊第一、二、三棒時,機率(19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速度無用(地) | 主動 | 4 | 投手面對敵隊第一、二、三棒時,機率(24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速度無用(天) | 主動 | 5 | 投手面對敵隊第一、二、三棒時,機率(30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強棒殺手(黃) | 主動 | 1 | 投手面對敵隊第四、五、六棒時,機率(9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強棒殺手(玄) | 主動 | 2 | 投手面對敵隊第四、五、六棒時,機率(14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強棒殺手(人) | 主動 | 3 | 投手面對敵隊第四、五、六棒時,機率(19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強棒殺手(地) | 主動 | 4 | 投手面對敵隊第四、五、六棒時,機率(24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強棒殺手(天) | 主動 | 5 | 投手面對敵隊第四、五、六棒時,機率(30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專k弱棒(黃) | 主動 | 1 | 投手面對敵隊第七、八、九棒時,機率(9%)三振打者。 |
專k弱棒(玄) | 主動 | 2 | 投手面對敵隊第七、八、九棒時,機率(14%)三振打者。 |
專k弱棒(人) | 主動 | 3 | 投手面對敵隊第七、八、九棒時,機率(19%)三振打者。 |
專k弱棒(地) | 主動 | 4 | 投手面對敵隊第七、八、九棒時,機率(24%)三振打者。 |
專k弱棒(天) | 主動 | 5 | 投手面對敵隊第七、八、九棒時,機率(30%)三振打者。 |
豪速對決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投手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5%)三振打者。 |
豪速對決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投手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7%)三振打者。 |
豪速對決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投手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9%)三振打者。 |
豪速對決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投手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12%)三振打者。 |
豪速對決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投手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16%)三振打者。 |
精準控球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投手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7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精準控球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投手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10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精準控球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投手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14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精準控球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投手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18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精準控球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投手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23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大幅變化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投手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8%)造成雙殺。(一壘無人、兩出局時無效) |
大幅變化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投手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12%)造成雙殺。(一壘無人、兩出局時無效) |
大幅變化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投手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16%)造成雙殺。(一壘無人、兩出局時無效) |
大幅變化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投手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21%)造成雙殺。(一壘無人、兩出局時無效) |
大幅變化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投手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27%)造成雙殺。(一壘無人、兩出局時無效) |
頻繁牽制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投手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6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頻繁牽制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投手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9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頻繁牽制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投手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13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頻繁牽制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投手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16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頻繁牽制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投手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21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迅雷之勢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投手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5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迅雷之勢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投手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7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迅雷之勢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投手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10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迅雷之勢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投手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13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迅雷之勢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投手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17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沼步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投手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7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沼步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投手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10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沼步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投手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14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沼步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投手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18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沼步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投手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23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樸克臉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投手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5%)三振打者。 |
樸克臉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投手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7%)三振打者。 |
樸克臉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投手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9%)三振打者。 |
樸克臉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投手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12%)三振打者。 |
樸克臉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投手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16%)三振打者。 |
智小謀大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投手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6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智小謀大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投手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8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智小謀大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投手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11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智小謀大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投手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15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智小謀大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投手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20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化解危機(黃) | 主動 | 1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6%)三振打者。 |
化解危機(玄) | 主動 | 2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8%)三振打者。 |
化解危機(人) | 主動 | 3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11%)三振打者。 |
化解危機(地) | 主動 | 4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15%)三振打者。 |
化解危機(天) | 主動 | 5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20%)三振打者。 |
二虎競食(黃) | 主動 | 1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10%)造成雙殺。(一壘無人、兩出局時無效) |
二虎競食(玄) | 主動 | 2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14%)造成雙殺。(一壘無人、兩出局時無效) |
二虎競食(人) | 主動 | 3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19%)造成雙殺。(一壘無人、兩出局時無效) |
二虎競食(地) | 主動 | 4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25%)造成雙殺。(一壘無人、兩出局時無效) |
二虎競食(天) | 主動 | 5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32%)造成雙殺。(一壘無人、兩出局時無效) |
誘敵深入(黃) | 主動 | 1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8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誘敵深入(玄) | 主動 | 2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13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誘敵深入(人) | 主動 | 3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18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誘敵深入(地) | 主動 | 4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23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誘敵深入(天) | 主動 | 5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29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連射(黃) | 主動 | 1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投出三振後,機率(9%)三振打者。 |
連射(玄) | 主動 | 2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投出三振後,機率(14%)三振打者。 |
連射(人) | 主動 | 3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投出三振後,機率(19%)三振打者。 |
連射(地) | 主動 | 4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投出三振後,機率(24%)三振打者。 |
連射(天) | 主動 | 5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投出三振後,機率(29%)三振打者。 |
先聲奪人(黃) | 主動 | 1 | 當第一、二、三局上場時,機率(7%)三振打者。 |
先聲奪人(玄) | 主動 | 2 | 當第一、二、三局上場時,機率(10%)三振打者。 |
先聲奪人(人) | 主動 | 3 | 當第一、二、三局上場時,機率(14%)三振打者。 |
先聲奪人(地) | 主動 | 4 | 當第一、二、三局上場時,機率(18%)三振打者。 |
先聲奪人(天) | 主動 | 5 | 當第一、二、三局上場時,機率(22%)三振打者。 |
守成(黃) | 主動 | 1 | 當第七、八、九局上場時,機率(7%)三振打者。 |
守成(玄) | 主動 | 2 | 當第七、八、九局上場時,機率(10%)三振打者。 |
守成(人) | 主動 | 3 | 當第七、八、九局上場時,機率(14%)三振打者。 |
守成(地) | 主動 | 4 | 當第七、八、九局上場時,機率(18%)三振打者。 |
守成(天) | 主動 | 5 | 當第七、八、九局上場時,機率(22%)三振打者。 |
勝運(黃) | 主動 | 1 | 當球隊領先時,投球機率(7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勝運(玄) | 主動 | 2 | 當球隊領先時,投球機率(10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勝運(人) | 主動 | 3 | 當球隊領先時,投球機率(14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勝運(地) | 主動 | 4 | 當球隊領先時,投球機率(18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勝運(天) | 主動 | 5 | 當球隊領先時,投球機率(22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不離不棄(黃) | 主動 | 1 | 當球隊落後時,投球機率(8%)三振打者。 |
不離不棄(玄) | 主動 | 2 | 當球隊落後時,投球機率(12%)三振打者。 |
不離不棄(人) | 主動 | 3 | 當球隊落後時,投球機率(17%)三振打者。 |
不離不棄(地) | 主動 | 4 | 當球隊落後時,投球機率(22%)三振打者。 |
不離不棄(天) | 主動 | 5 | 當球隊落後時,投球機率(28%)三振打者。 |
主戰輪值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擔任先發上場時,投球機率(5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主戰輪值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擔任先發上場時,投球機率(7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主戰輪值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擔任先發上場時,投球機率(9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主戰輪值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擔任先發上場時,投球機率(12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主戰輪值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擔任先發上場時,投球機率(15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強力牛棚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擔任中繼上場時,投球機率(6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強力牛棚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擔任中繼上場時,投球機率(8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強力牛棚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擔任中繼上場時,投球機率(12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強力牛棚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擔任中繼上場時,投球機率(15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強力牛棚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擔任中繼上場時,投球機率(19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援軍之力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擔任救援上場時,投球機率(5%)三振打者。 |
援軍之力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擔任救援上場時,投球機率(7%)三振打者。 |
援軍之力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擔任救援上場時,投球機率(9%)三振打者。 |
援軍之力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擔任救援上場時,投球機率(12%)三振打者。 |
援軍之力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擔任救援上場時,投球機率(16%)三振打者。 |
觀察打者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投球超過三局後,機率(7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觀察打者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投球超過三局後,機率(10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觀察打者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投球超過三局後,機率(14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觀察打者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投球超過三局後,機率(18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觀察打者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投球超過三局後,機率(22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燃燒生命(黃) | 主動 | 1 | 當投球低於二局時,機率(7%)三振打者。 |
燃燒生命(玄) | 主動 | 2 | 當投球低於二局時,機率(10%)三振打者。 |
燃燒生命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投球低於二局時,機率(14%)三振打者。 |
燃燒生命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投球低於二局時,機率(18%)三振打者。 |
燃燒生命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投球低於二局時,機率(22%)三振打者。 |
界限解除(黃) | 主動 | 1 | 當自身被擊出五支以上的安打時,機率(12%)三振打者。 |
界限解除(玄) | 主動 | 2 | 當自身被擊出五支以上的安打時,機率(18%)三振打者。 |
界限解除(人) | 主動 | 3 | 當自身被擊出五支以上的安打時,機率(25%)三振打者。 |
界限解除(地) | 主動 | 4 | 當自身被擊出五支以上的安打時,機率(32%)三振打者。 |
界限解除(天) | 主動 | 5 | 當自身被擊出五支以上的安打時,機率(40%)三振打者。 |
完全封鎖(黃) | 主動 | 1 | 當失分在兩分以下時,投球機率(3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完全封鎖(玄) | 主動 | 2 | 當失分在兩分以下時,投球機率(4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完全封鎖(人) | 主動 | 3 | 當失分在兩分以下時,投球機率(6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完全封鎖(地) | 主動 | 4 | 當失分在兩分以下時,投球機率(8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完全封鎖(天) | 主動 | 5 | 當失分在兩分以下時,投球機率(10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中立調停(黃) | 主動 | 1 | 平手時,投球機率(8%)三振打者。 |
中立調停(玄) | 主動 | 2 | 平手時,投球機率(13%)三振打者。 |
中立調停(人) | 主動 | 3 | 平手時,投球機率(17%)三振打者。 |
中立調停(地) | 主動 | 4 | 平手時,投球機率(22%)三振打者。 |
中立調停(天) | 主動 | 5 | 平手時,投球機率(28%)三振打者。 |
以牙還牙(黃) | 主動 | 1 | 當失分超過兩分時,投球機率(8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以牙還牙(玄) | 主動 | 2 | 當失分超過兩分時,投球機率(12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以牙還牙(人) | 主動 | 3 | 當失分超過兩分時,投球機率(17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以牙還牙(地) | 主動 | 4 | 當失分超過兩分時,投球機率(22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以牙還牙(天) | 主動 | 5 | 當失分超過兩分時,投球機率(28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守城(黃) | 主動 | 1 | 當球隊平手時,投球機率(14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守城(玄) | 主動 | 2 | 當球隊平手時,投球機率(20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守城(人) | 主動 | 3 | 當球隊平手時,投球機率(27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守城(地) | 主動 | 4 | 當球隊平手時,投球機率(35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守城(天) | 主動 | 5 | 當球隊平手時,投球機率(45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
精神集中(黃) | 被動 | 1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精神增加(3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精神集中(玄) | 被動 | 2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精神增加(45%),半局後結束。 |
精神集中(人) | 被動 | 3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精神增加(6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精神集中(地) | 被動 | 4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精神增加(8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精神集中(天) | 被動 | 5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力量集中(黃) | 被動 | 1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3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力量集中(玄) | 被動 | 2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45%),半局後結束。 |
力量集中(人) | 被動 | 3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6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力量集中(地) | 被動 | 4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8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力量集中(天) | 被動 | 5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10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炎熱(黃) | 被動 | 1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70%)發動當前打者力量減少(2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炎熱(玄) | 被動 | 2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70%)發動當前打者力量減少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炎熱(人) | 被動 | 3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70%)發動當前打者力量減少(4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炎熱(地) | 被動 | 4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70%)發動當前打者力量減少(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炎熱(天) | 被動 | 5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70%)發動當前打者力量減少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炎熱‧改(黃) | 被動 | 1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接下來三名打者精神減少(20%),換局後結束。 |
炎熱‧改(玄) | 被動 | 2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接下來三名打者精神減少(30%),換局後結束。 |
炎熱‧改(人) | 被動 | 3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接下來三名打者精神減少(40%),換局後結束。 |
炎熱‧改(地) | 被動 | 4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接下來三名打者精神減少(50%),換局後結束。 |
炎熱‧改(天) | 被動 | 5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接下來三名打者精神減少(60%),換局後結束。 |
鬥魂(黃) | 被動 | 1 | 當壘上有人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22%),半局後結束。 |
鬥魂(玄) | 被動 | 2 | 當壘上有人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31%),半局後結束。 |
鬥魂(人) | 被動 | 3 | 當壘上有人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42%),半局後結束。 |
鬥魂(地) | 被動 | 4 | 當壘上有人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55%),半局後結束。 |
鬥魂(天) | 被動 | 5 | 當壘上有人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7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鬥志(黃) | 被動 | 1 | 當壘上有人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3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鬥志(玄) | 被動 | 2 | 當壘上有人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45%),半局後結束。 |
鬥志(人) | 被動 | 3 | 當壘上有人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6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鬥志(地) | 被動 | 4 | 當壘上有人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8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鬥志(天) | 被動 | 5 | 當壘上有人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100%),半局後結束。 |
唯快不破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面對第一、二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敏捷增加(30%),打席後解除。 |
唯快不破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面對第一、二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敏捷增加(45%),打席後解除。 |
唯快不破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面對第一、二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敏捷增加(60%),打席後解除。 |
唯快不破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面對第一、二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敏捷增加(80%),打席後解除。 |
唯快不破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面對第一、二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敏捷增加(100%),打席後解除。 |
遇強則強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面對第三、四、五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力量增加(30%),打席後解除。 |
遇強則強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面對第三、四、五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力量增加(45%),打席後解除。 |
遇強則強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面對第三、四、五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力量增加(60%),打席後解除。 |
遇強則強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面對第三、四、五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力量增加(80%),打席後解除。 |
遇強則強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面對第三、四、五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力量增加(100%),打席後解除。 |
勝券在握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面對第七、八、九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技巧增加(30%),打席後解除。 |
勝券在握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面對第七、八、九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技巧增加(45%),打席後解除。 |
勝券在握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面對第七、八、九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技巧增加(60%),打席後解除。 |
勝券在握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面對第七、八、九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技巧增加(80%),打席後解除。 |
勝券在握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面對第七、八、九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技巧增加(100%),打席後解除。 |
強催球速(黃) | 被動 | 1 | 當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強催球速(玄) | 被動 | 2 | 當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強催球速(人) | 被動 | 3 | 當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強催球速(地) | 被動 | 4 | 當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強催球速(天) | 被動 | 5 | 當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借力使力(黃) | 被動 | 1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借力使力(玄) | 被動 | 2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6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借力使力(人) | 被動 | 3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9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借力使力(地) | 被動 | 4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12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借力使力(天) | 被動 | 5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弱化安打(黃) | 被動 | 1 | 當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弱化安打(玄) | 被動 | 2 | 當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弱化安打(人) | 被動 | 3 | 當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弱化安打(地) | 被動 | 4 | 當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弱化安打(天) | 被動 | 5 | 當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自由發揮(黃) | 被動 | 1 | 當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自由發揮(玄) | 被動 | 2 | 當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6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自由發揮(人) | 被動 | 3 | 當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9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自由發揮(地) | 被動 | 4 | 當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12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自由發揮(天) | 被動 | 5 | 當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快速出手(黃) | 被動 | 1 | 當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快速出手(玄) | 被動 | 2 | 當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快速出手(人) | 被動 | 3 | 當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快速出手(地) | 被動 | 4 | 當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快速出手(天) | 被動 | 5 | 當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變速球(黃) | 被動 | 1 | 當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變速球(玄) | 被動 | 2 | 當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6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變速球(人) | 被動 | 3 | 當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9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變速球(地) | 被動 | 4 | 當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12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變速球(天) | 被動 | 5 | 當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天啟(黃) | 被動 | 1 | 當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天啟(玄) | 被動 | 2 | 當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天啟(人) | 被動 | 3 | 當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天啟(地) | 被動 | 4 | 當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天啟(天) | 被動 | 5 | 當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Lucky Ball(黃) | 被動 | 1 | 當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4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Lucky Ball(玄) | 被動 | 2 | 當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6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Lucky Ball(人) | 被動 | 3 | 當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9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Lucky Ball(地) | 被動 | 4 | 當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2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Lucky Ball(天) | 被動 | 5 | 當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高壓投法(黃) | 被動 | 1 | 當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力量減少(1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高壓投法(玄) | 被動 | 2 | 當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力量減少(2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高壓投法(人) | 被動 | 3 | 當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力量減少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高壓投法(地) | 被動 | 4 | 當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力量減少(39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高壓投法(天) | 被動 | 5 | 當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力量減少(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低肩側投(黃) | 被動 | 1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力量減少(2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低肩側投(玄) | 被動 | 2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力量減少(31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低肩側投(人) | 被動 | 3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力量減少(4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低肩側投(地) | 被動 | 4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力量減少(5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低肩側投(天) | 被動 | 5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力量減少(7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強塞內角(黃) | 被動 | 1 | 當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技巧減少(1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強塞內角(玄) | 被動 | 2 | 當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技巧減少(2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強塞內角(人) | 被動 | 3 | 當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技巧減少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強塞內角(地) | 被動 | 4 | 當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技巧減少(39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強塞內角(天) | 被動 | 5 | 當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技巧減少(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風動切球(黃) | 被動 | 1 | 當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技巧減少(2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風動切球(玄) | 被動 | 2 | 當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技巧減少(31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風動切球(人) | 被動 | 3 | 當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技巧減少(4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風動切球(地) | 被動 | 4 | 當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技巧減少(5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風動切球(天) | 被動 | 5 | 當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技巧減少(7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旋轉勁(黃) | 被動 | 1 | 當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敏捷減少(1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旋轉勁(玄) | 被動 | 2 | 當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敏捷減少(2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旋轉勁(人) | 被動 | 3 | 當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敏捷減少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旋轉勁(地) | 被動 | 4 | 當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敏捷減少(39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旋轉勁(天) | 被動 | 5 | 當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敏捷減少(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降速控球(黃) | 被動 | 1 | 當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敏捷減少(2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降速控球(玄) | 被動 | 2 | 當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敏捷減少(31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降速控球(人) | 被動 | 3 | 當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敏捷減少(4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降速控球(地) | 被動 | 4 | 當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敏捷減少(5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降速控球(天) | 被動 | 5 | 當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敏捷減少(7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攝人之眼(黃) | 被動 | 1 | 當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精神減少(1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攝人之眼(玄) | 被動 | 2 | 當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精神減少(2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攝人之眼(人) | 被動 | 3 | 當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精神減少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攝人之眼(地) | 被動 | 4 | 當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精神減少(39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攝人之眼(天) | 被動 | 5 | 當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精神減少(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叫陣(黃) | 被動 | 1 | 當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精神減少(2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叫陣(玄) | 被動 | 2 | 當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精神減少(31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叫陣(人) | 被動 | 3 | 當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精神減少(4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叫陣(地) | 被動 | 4 | 當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精神減少(5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叫陣(天) | 被動 | 5 | 當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精神減少(7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復仇(黃) | 被動 | 1 | 防守時當上一棒安打,機率(65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復仇(玄) | 被動 | 2 | 防守時當上一棒安打,機率(65%)發動全能力增加(2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復仇(人) | 被動 | 3 | 防守時當上一棒安打,機率(65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復仇(地) | 被動 | 4 | 防守時當上一棒安打,機率(65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9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復仇(天) | 被動 | 5 | 防守時當上一棒安打,機率(65%)發動全能力增加(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連K鎖定(黃) | 被動 | 1 | 防守時當上一棒被三振,機率(7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連K鎖定(玄) | 被動 | 2 | 防守時當上一棒被三振,機率(7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連K鎖定(人) | 被動 | 3 | 防守時當上一棒被三振,機率(7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22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連K鎖定(地) | 被動 | 4 | 防守時當上一棒被三振,機率(7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連K鎖定(天) | 被動 | 5 | 防守時當上一棒被三振,機率(7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9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大魔神(黃) | 被動 | 1 | 當比賽到第九局投球時機率發動(40%)全能力增加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魔神(玄) | 被動 | 2 | 當比賽到第九局投球時機率發動(40%)全能力增加(22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魔神(人) | 被動 | 3 | 當比賽到第九局投球時機率發動(40%)全能力增加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魔神(地) | 被動 | 4 | 當比賽到第九局投球時機率發動(40%)全能力增加(3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魔神(天) | 被動 | 5 | 當比賽到第九局投球時機率發動(40%)全能力增加(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睥睨(黃) | 被動 | 1 | 球隊領先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5%),持續半局。 |
睥睨(玄) | 被動 | 2 | 球隊領先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10%),持續半局。 |
睥睨(人) | 被動 | 3 | 球隊領先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15%),持續半局。 |
睥睨(地) | 被動 | 4 | 球隊領先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20%),持續半局。 |
睥睨(天) | 被動 | 5 | 球隊領先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30%),持續半局。 |
疫病(黃) | 被動 | 1 | 球隊落後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10%),持續半局。 |
疫病(玄) | 被動 | 2 | 球隊落後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15%),持續半局。 |
疫病(人) | 被動 | 3 | 球隊落後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20%),持續半局。 |
疫病(地) | 被動 | 4 | 球隊落後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25%),持續半局。 |
疫病(天) | 被動 | 5 | 球隊落後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35%),持續半局。 |
續戰(黃) | 被動 | 1 | 擔任中繼上場,機率(25%)發動精神增加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續戰(玄) | 被動 | 2 | 擔任中繼上場,機率(25%)發動精神增加(22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續戰(人) | 被動 | 3 | 擔任中繼上場,機率(25%)發動精神增加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續戰(地) | 被動 | 4 | 擔任中繼上場,機率(25%)發動精神增加(3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續戰(天) | 被動 | 5 | 擔任中繼上場,機率(25%)發動精神增加(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守護神(黃) | 被動 | 1 | 擔任救援上場,機率(25%)發動精神增加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守護神(玄) | 被動 | 2 | 擔任救援上場,機率(25%)發動精神增加(22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守護神(人) | 被動 | 3 | 擔任救援上場,機率(25%)發動精神增加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守護神(地) | 被動 | 4 | 擔任救援上場,機率(25%)發動精神增加(3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守護神(天) | 被動 | 5 | 擔任救援上場,機率(25%)發動精神增加(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戰意提升(黃) | 被動 | 1 | 比賽上場投球超過3局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45%),持續半局。 |
戰意提升(玄) | 被動 | 2 | 比賽上場投球超過3局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65%),持續半局。 |
戰意提升(人) | 被動 | 3 | 比賽上場投球超過3局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90%),持續半局。 |
戰意提升(地) | 被動 | 4 | 比賽上場投球超過3局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120%),持續半局。 |
戰意提升(天) | 被動 | 5 | 比賽上場投球超過3局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150%),持續半局。 |
激情(黃) | 被動 | 1 | 比賽上場投球低於6局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22%),持續半局。 |
激情(玄) | 被動 | 2 | 比賽上場投球低於6局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31%),持續半局。 |
激情(人) | 被動 | 3 | 比賽上場投球低於6局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42%),持續半局。 |
激情(地) | 被動 | 4 | 比賽上場投球低於6局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55%),持續半局。 |
激情(天) | 被動 | 5 | 比賽上場投球低於6局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70%),持續半局。 |
球路修正(黃) | 被動 | 1 | 自身被擊出超過五支安打時,機率(50%)發動精神增加(30%),持續半局。 |
球路修正(玄) | 被動 | 2 | 自身被擊出超過五支安打時,機率(50%)發動精神增加(45%),持續半局。 |
球路修正(人) | 被動 | 3 | 自身被擊出超過五支安打時,機率(50%)發動精神增加(60%),持續半局。 |
球路修正(地) | 被動 | 4 | 自身被擊出超過五支安打時,機率(50%)發動精神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
球路修正(天) | 被動 | 5 | 自身被擊出超過五支安打時,機率(5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持續半局。 |
陳留先發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23%),持續半局。 |
陳留先發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34%),持續半局。 |
陳留先發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47%),持續半局。 |
陳留先發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62%),持續半局。 |
陳留先發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
許昌球星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30%),持續半局。 |
許昌球星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45%),持續半局。 |
許昌球星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60%),持續半局。 |
許昌球星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
許昌球星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持續半局。 |
漢中先發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23%),持續半局。 |
漢中先發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34%),持續半局。 |
漢中先發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47%),持續半局。 |
漢中先發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62%),持續半局。 |
漢中先發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
成都球星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30%),持續半局。 |
成都球星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45%),持續半局。 |
成都球星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60%),持續半局。 |
成都球星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
成都球星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持續半局。 |
盧江先發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23%),持續半局。 |
盧江先發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34%),持續半局。 |
盧江先發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47%),持續半局。 |
盧江先發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62%),持續半局。 |
盧江先發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
建業球星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30%),持續半局。 |
建業球星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45%),持續半局。 |
建業球星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60%),持續半局。 |
建業球星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
建業球星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持續半局。 |
河北先發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23%),持續半局。 |
河北先發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34%),持續半局。 |
河北先發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47%),持續半局。 |
河北先發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62%),持續半局。 |
河北先發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
洛陽球星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30%),持續半局。 |
洛陽球星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45%),持續半局。 |
洛陽球星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60%),持續半局。 |
洛陽球星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
洛陽球星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持續半局。 |
鐵索連環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面對『魏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1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鐵索連環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面對『魏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1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鐵索連環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面對『魏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21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鐵索連環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面對『魏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27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鐵索連環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面對『魏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3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火燒連營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面對『蜀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1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火燒連營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面對『蜀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1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火燒連營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面對『蜀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21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火燒連營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面對『蜀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27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火燒連營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面對『蜀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3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野戰之勢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面對『吳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1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野戰之勢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面對『吳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1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野戰之勢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面對『吳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21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野戰之勢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面對『吳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27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野戰之勢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面對『吳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3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力戰群英(黃) | 被動 | 1 | 當面對『他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1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力戰群英(玄) | 被動 | 2 | 當面對『他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1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力戰群英(人) | 被動 | 3 | 當面對『他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21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力戰群英(地) | 被動 | 4 | 當面對『他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27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力戰群英(天) | 被動 | 5 | 當面對『他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3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
勝利渴望(黃) | 被動 | 1 | 球隊平手時,機率(40%)發動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22%),持續半局。 |
勝利渴望(玄) | 被動 | 2 | 球隊平手時,機率(40%)發動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31%),持續半局。 |
勝利渴望(人) | 被動 | 3 | 球隊平手時,機率(40%)發動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42%),持續半局。 |
勝利渴望(地) | 被動 | 4 | 球隊平手時,機率(40%)發動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55%),持續半局。 |
勝利渴望(天) | 被動 | 5 | 球隊平手時,機率(40%)發動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70%),持續半局。 |
補給(黃) | 主動 | 1 | 當第五、六、七局上場時,機率(7%)三振打者。 |
補給(玄) | 主動 | 2 | 當第五、六、七局上場時,機率(10%)三振打者。 |
補給(人) | 主動 | 3 | 當第五、六、七局上場時,機率(14%)三振打者。 |
補給(地) | 主動 | 4 | 當第五、六、七局上場時,機率(18%)三振打者。 |
補給(天) | 主動 | 5 | 當第五、六、七局上場時,機率(22%)三振打者。 |
助魏神投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魏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魏神投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魏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魏神投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魏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6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魏神投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魏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8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魏神投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魏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1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蜀神投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蜀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蜀神投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蜀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蜀神投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蜀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6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蜀神投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蜀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8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蜀神投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蜀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1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吳神投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吳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吳神投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吳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吳神投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吳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6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吳神投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吳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8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吳神投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吳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1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他神投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他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他神投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他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他神投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他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6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他神投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他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8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他神投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他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1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西涼跑法(黃) | 主動 | 1 | 成為跑者後,機率(7%)必成功盜壘。 |
西涼跑法(玄) | 主動 | 2 | 成為跑者後,機率(10%)必成功盜壘。 |
西涼跑法(人) | 主動 | 3 | 成為跑者後,機率(14%)必成功盜壘。 |
西涼跑法(地) | 主動 | 4 | 成為跑者後,機率(18%)必成功盜壘。 |
西涼跑法(天) | 主動 | 5 | 成為跑者後,機率(27%)必成功盜壘。 |
鐵捕(黃) | 主動 | 1 | 擔任捕手時,若壘上有跑者將有機率(4%)直接發動阻殺成功。 |
鐵捕(玄) | 主動 | 2 | 擔任捕手時,若壘上有跑者將有機率(5%)直接發動阻殺成功。 |
鐵捕(人) | 主動 | 3 | 擔任捕手時,若壘上有跑者將有機率(7%)直接發動阻殺成功。 |
鐵捕(地) | 主動 | 4 | 擔任捕手時,若壘上有跑者將有機率(9%)直接發動阻殺成功。 |
鐵捕(天) | 主動 | 5 | 擔任捕手時,若壘上有跑者將有機率(12%)直接發動阻殺成功。 |
誘敵深入(黃) | 主動 | 1 | 擔任捕手時,落後時若壘上有跑者將有機率(6%)直接發動阻殺成功。 |
誘敵深入(玄) | 主動 | 2 | 擔任捕手時,落後時若壘上有跑者將有機率(8%)直接發動阻殺成功。 |
誘敵深入(人) | 主動 | 3 | 擔任捕手時,落後時若壘上有跑者將有機率(11%)直接發動阻殺成功。 |
誘敵深入(地) | 主動 | 4 | 擔任捕手時,落後時若壘上有跑者將有機率(15%)直接發動阻殺成功。 |
誘敵深入(天) | 主動 | 5 | 擔任捕手時,落後時若壘上有跑者將有機率(20%)直接發動阻殺成功。 |
鋌而走險(黃) | 主動 | 1 | 兩人出局時,成為跑者後,機率(16%)必成功盜壘。 |
鋌而走險(玄) | 主動 | 2 | 兩人出局時,成為跑者後,機率(24%)必成功盜壘。 |
鋌而走險(人) | 主動 | 3 | 兩人出局時,成為跑者後,機率(34%)必成功盜壘。 |
鋌而走險(地) | 主動 | 4 | 兩人出局時,成為跑者後,機率(46%)必成功盜壘。 |
鋌而走險(天) | 主動 | 5 | 兩人出局時,成為跑者後,機率(60%)必成功盜壘。 |
先頭部隊(黃) | 主動 | 1 | 前五局時,機率(12%)必成功盜壘。 |
先頭部隊(玄) | 主動 | 2 | 前五局時,機率(17%)必成功盜壘。 |
先頭部隊(人) | 主動 | 3 | 前五局時,機率(23%)必成功盜壘。 |
先頭部隊(地) | 主動 | 4 | 前五局時,機率(30%)必成功盜壘。 |
先頭部隊(天) | 主動 | 5 | 前五局時,機率(38%)必成功盜壘。 |
伺機而動(黃) | 主動 | 1 | 對方投手投球超過三局後,機率(16%)必成功盜壘。 |
伺機而動(玄) | 主動 | 2 | 對方投手投球超過三局後,機率(24%)必成功盜壘。 |
伺機而動(人) | 主動 | 3 | 對方投手投球超過三局後,機率(34%)必成功盜壘。 |
伺機而動(地) | 主動 | 4 | 對方投手投球超過三局後,機率(46%)必成功盜壘。 |
伺機而動(天) | 主動 | 5 | 對方投手投球超過三局後,機率(60%)必成功盜壘。 |
大元帥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全能力增加(1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元帥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全能力增加(2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元帥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全能力增加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元帥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全能力增加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元帥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全能力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嚴將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力量增加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嚴將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力量增加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嚴將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力量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嚴將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力量增加(7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嚴將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力量增加(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仁將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技巧增加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仁將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技巧增加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仁將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技巧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仁將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技巧增加(7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仁將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技巧增加(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信將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敏捷增加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信將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敏捷增加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信將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敏捷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信將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敏捷增加(7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信將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敏捷增加(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智將(黃) | 開場 | 1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精神增加(3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智將(玄) | 開場 | 2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精神增加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智將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精神增加(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智將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精神增加(7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智將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精神增加(9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飛弩亂射(人) | 主動 | 3 | 機率(25%)以亂射的技巧,造成野手混亂發生失誤。 |
龍膽之掃擊(人) | 主動 | 3 | 機率(13%)直接擊出各種壘打數的安打。 |
石兵八陣(人) | 主動 | 3 | 機率(17%)直接將打者三振出局,壘上每多一名跑者,則減少(5%)機率。 |
傲才自用(人) | 主動 | 3 | 當上一棒被擊出全壘打後,機率(100%)將下一棒直接三振出局。 |
飛弩亂射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31%)以亂射的技巧,造成野手混亂發生失誤。 |
飛弩亂射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37%)以亂射的技巧,造成野手混亂發生失誤。 |
龍膽之掃擊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9%)直接擊出各種壘打數的安打。 |
龍膽之掃擊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6%)直接擊出各種壘打數的安打。 |
石兵八陣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2%)直接將打者三振出局,壘上每多一名跑者,則減少(6%)機率。 |
石兵八陣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8%)直接將打者三振出局,壘上每多一名跑者,則減少(7%)機率。 |
傲才自用(地) | 主動 | 4 | 當上一棒被擊出全壘打後,機率(100%)將下一棒直接三振出局,並提升自身全能力(15%)持續半局。 |
傲才自用(天) | 主動 | 5 | 當上一棒被擊出全壘打後,機率(100%)將下一棒直接三振出局,並提升自身全能力(30%)持續半局。 |
虎痴之力(人) | 主動 | 3 | 兩人出局時上場打擊,機率(15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
虎痴之力(地) | 主動 | 4 | 一人以上出局時上場打擊,機率(15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
虎痴之力(天) | 主動 | 5 | 一人以上出局時上場打擊,機率(20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
天妒伸卡球(人) | 主動 | 3 | 投球局數小於2局時,機率(28%)讓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天妒伸卡球(地) | 主動 | 4 | 投球局數小於2局時,機率(34%)讓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天妒伸卡球(天) | 主動 | 5 | 投球局數小於2局時,機率(40%)讓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西涼鐵騎(人) | 主動 | 3 | 擔任第一棒時,機率(22%)擊出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。 |
西涼鐵騎(地) | 主動 | 4 | 擔任第一棒時,機率(27%)擊出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。 |
西涼鐵騎(天) | 主動 | 5 | 擔任第一棒時,機率(33%)擊出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。 |
逆轉強運(人) | 主動 | 3 | 當球隊落後時,機率(40%)讓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逆轉強運(地) | 主動 | 4 | 當球隊落後時,機率(45%)讓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逆轉強運(天) | 主動 | 5 | 當球隊落後時,機率(50%)讓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
苦肉計(人) | 主動 | 3 | 無人出局上場打擊時,機率(50%)獲得保送上壘。 |
苦肉計(地) | 主動 | 4 | 無人出局上場打擊時,機率(55%)獲得保送上壘。 |
苦肉計(天) | 主動 | 5 | 無人出局上場打擊時,機率(60%)獲得保送上壘。 |
魯肅的箭樓(人) | 主動 | 3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35%)讓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魯肅的箭樓(地) | 主動 | 4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40%)讓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魯肅的箭樓(天) | 主動 | 5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45%)讓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恐怖感(人) | 主動 | 3 | 當球隊領先時,機率(25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恐怖感(地) | 主動 | 4 | 當球隊領先時,機率(30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恐怖感(天) | 主動 | 5 | 當球隊領先時,機率(35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
奇門怪球(人) | 主動 | 3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21%)讓打者三振出局。 |
奇門怪球(地) | 主動 | 4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25%)讓打者三振出局。 |
奇門怪球(天) | 主動 | 5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30%)讓打者三振出局。 |
名族的驕傲(人) | 主動 | 3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15%)讓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名族的驕傲(地) | 主動 | 4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18%)讓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名族的驕傲(天) | 主動 | 5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22%)讓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
東吳防波堤(人) | 主動 | 3 | 擔任救援投手時,機率(30%)讓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東吳防波堤(地) | 主動 | 4 | 擔任救援投手時,機率(36%)讓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東吳防波堤(天) | 主動 | 5 | 擔任救援投手時,機率(42%)讓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旋棺之狂掃(人) | 主動 | 3 | 當上一棒擊出安打時,機率(33%)直接擊出全壘打,或是被三振。 |
旋棺之狂掃(地) | 主動 | 4 | 當上一棒擊出安打時,機率(50%)直接擊出全壘打,或是被三振。 |
旋棺之狂掃(天) | 主動 | 5 | 當上一棒擊出安打時,機率(66%)直接擊出全壘打,或是被三振。 |
中繼的王子(人) | 主動 | 3 | 擔任中繼投手時,機率(20%)讓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中繼的王子(地) | 主動 | 4 | 擔任中繼投手時,機率(30%)讓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中繼的王子(天) | 主動 | 5 | 擔任中繼投手時,機率(40%)讓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
偷渡陰平(人) | 主動 | 3 | 在三壘時,有(50%)的機會發動直接盜本壘成功。 |
偷渡陰平(地) | 主動 | 4 | 在三壘時,有(70%)的機會發動直接盜本壘成功。 |
偷渡陰平(天) | 主動 | 5 | 在三壘時,有(90%)的機會發動直接盜本壘成功。 |
高爾夫擊球術(人) | 主動 | 3 | 機率(12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、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。 |
高爾夫擊球術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4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、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。 |
高爾夫擊球術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3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、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。 |
護國的王子(人) | 主動 | 3 | 當壘上跑者有魏國球員時,機率(18%)擊出長打。 |
護國的王子(地) | 主動 | 4 | 當壘上跑者有魏國球員時,機率(27%)擊出長打。 |
護國的王子(天) | 主動 | 5 | 當壘上跑者有魏國球員時,機率(36%)擊出長打。 |
張遼來也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敵隊所有投手全能力下降(8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張遼來也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敵隊所有投手全能力下降(8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張遼來也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敵隊所有投手全能力下降(8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背水惡來(人) | 主動 | 3 | 當球隊每落後一分,增加(2%)機率直接擊出全壘打,最高增加到(20%)。 |
背水惡來(地) | 主動 | 4 | 當球隊每落後一分,增加(4%)機率直接擊出全壘打,最高增加到(40%)。 |
背水惡來(天) | 主動 | 5 | 當球隊每落後一分,增加(6%)機率直接擊出全壘打,最高增加到(60%)。 |
援護精通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,發動前一棒全能力上升(20%),以及技能發動率上升(5%)。(等同原發動機率x1.05,限打者使用) |
援護精通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,發動前一棒全能力上升(35%),以及技能發動率上升(10%)。(等同原發動機率x1.1,限打者使用) |
援護精通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,發動前一棒全能力上升(50%),以及技能發動率上升(15%)。(等同原發動機率x1.15,限打者使用) |
獅之魂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,隊伍中每有一個蜀國球員,則提升自身技能發動率(1%)。(等同原發動機率x1.01,可累加發動) |
獅之魂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,隊伍中每有一個蜀國球員,則提升自身技能發動率(2%)。(等同原發動機率x1.02,可累加發動) |
獅之魂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,隊伍中每有一個蜀國球員,則提升自身技能發動率(3%)。(等同原發動機率x1.03,可累加發動) |
武聖之力(人) | 主動 | 3 | 當全能力高於對方投手時,上場打擊時,機率(12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
武聖之力(地) | 主動 | 4 | 當全能力高於對方投手時,上場打擊時,機率(16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
武聖之力(天) | 主動 | 5 | 當全能力高於對方投手時,上場打擊時,機率(20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
裂膽雄揮(人) | 主動 | 3 | 當上一棒遭到三振時,機率(35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
裂膽雄揮(地) | 主動 | 4 | 當上一棒遭到三振時,機率(50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
裂膽雄揮(天) | 主動 | 5 | 當上一棒遭到三振時,機率(65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
武姬偃月波(人) | 主動 | 3 | 機率(12%)將打者直接三振出局。若打者本場有上過壘包的話,額外增加發動機率(13%)。 |
武姬偃月波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6%)將打者直接三振出局。若打者本場有上過壘包的話,額外增加發動機率(19%)。 |
武姬偃月波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0%)將打者直接三振出局。若打者本場有上過壘包的話,額外增加發動機率(25%)。 |
蓬萊轟炸機(人) | 主動 | 3 | 全隊每擊出一支安打或得到一分,增加(1%)機率擊出各種壘打數的安打,機率最高提升到(30%)。 |
蓬萊轟炸機(地) | 主動 | 4 | 全隊每擊出一支安打或得到一分,增加(1.5%)機率擊出各種壘打數的安打,機率最高提升到(40%)。 |
蓬萊轟炸機(天) | 主動 | 5 | 全隊每擊出一支安打或得到一分,增加(2%)機率擊出各種壘打數的安打,機率最高提升到(50%)。 |
美州狼變身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投球局數在2局以上後,機率(25%)直接將打者三振出局。 |
美州狼變身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投球局數在2局以上後,機率(35%)直接將打者三振出局。 |
美州狼變身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投球局數在2局以上後,機率(45%)直接將打者三振出局。 |
修羅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本場已擊出過安打後,機率(20%)直接擊出長打。 |
修羅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本場已擊出過安打後,機率(27%)直接擊出長打。 |
修羅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本場已擊出過安打後,機率(35%)直接擊出長打。 |
白衣渡江(人) | 被動 | 3 | 當球隊落後時,機率(20%)發動敵隊所有打者全能力下降(50%),持續半局。 |
白衣渡江(地) | 被動 | 4 | 當球隊落後時,機率(30%)發動敵隊所有打者全能力下降(50%),持續半局。 |
白衣渡江(天) | 被動 | 5 | 當球隊落後時,機率(40%)發動敵隊所有打者全能力下降(50%),持續半局。 |
強打豪捕(人) | 主動 | 3 | 擔任捕手時,機率(14%)擊出全壘打或二壘安打。 |
強打豪捕(地) | 主動 | 4 | 擔任捕手時,機率(21%)擊出全壘打或二壘安打。 |
強打豪捕(天) | 主動 | 5 | 擔任捕手時,機率(28%)擊出全壘打或二壘安打。 |
江東之虎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力量提升(2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江東之虎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力量提升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江東之虎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力量提升(4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霸王亂打流(人) | 主動 | 3 | 當得點圈上有人時,機率(25%)直接擊出全壘打,或是被三振。 |
霸王亂打流(地) | 主動 | 4 | 當得點圈上有人時,機率(35%)直接擊出全壘打,或是被三振。 |
霸王亂打流(天) | 主動 | 5 | 當得點圈上有人時,機率(50%)直接擊出全壘打,或是被三振。 |
胡笳十八拍(人) | 主動 | 3 | 當八局之後上場投球時,機率(30%)讓打者三振出局。 |
胡笳十八拍(地) | 主動 | 4 | 當八局之後上場投球時,機率(40%)讓打者三振出局。 |
胡笳十八拍(天) | 主動 | 5 | 當八局之後上場投球時,機率(50%)讓打者三振出局。 |
無雙鬼神擊(人) | 主動 | 3 | 擔任三、四、五棒之中心打者時,機率(10%)直接擊出長打;若得點圈有人時,則轉變成機率(25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
無雙鬼神擊(地) | 主動 | 4 | 擔任三、四、五棒之中心打者時,機率(15%)直接擊出長打;若得點圈有人時,則轉變成機率(30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
無雙鬼神擊(天) | 主動 | 5 | 擔任三、四、五棒之中心打者時,機率(20%)直接擊出長打;若得點圈有人時,則轉變成機率(35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
舞力全開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發動我方所有隊員全能力提升(4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舞力全開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發動我方所有隊員全能力提升(8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舞力全開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發動我方所有隊員全能力提升(12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蠻王粉碎轟(人) | 主動 | 3 | 力量每高出對方投手(2%),則提高(1%)機率直接擊出長打,最高提升到(20%)機率。 |
蠻王粉碎轟(地) | 主動 | 4 | 力量每高出對方投手(2%),則提高(1%)機率直接擊出長打,最高提升到(25%)機率。 |
蠻王粉碎轟(天) | 主動 | 5 | 力量每高出對方投手(2%),則提高(1%)機率直接擊出長打,最高提升到(30%)機率。 |
邪王之女(人) | 開場 | 3 | 開場時,使對方狀態為佳或極佳球員全能力下降(3%),每有一個球員被下降能力,發動自身全能力上升(3%)。 |
邪王之女(地) | 開場 | 4 | 開場時,使對方狀態為佳或極佳球員全能力下降(4%),每有一個球員被下降能力,發動自身全能力上升(4%)。 |
邪王之女(天) | 開場 | 5 | 開場時,使對方狀態為佳或極佳球員全能力下降(5%),每有一個球員被下降能力,發動自身全能力上升(5%)。 |
伸卡球王子(人) | 主動 | 3 | 當敏捷高於對方打者時,機率(25%)使打者擊出滾地球出局。 |
伸卡球王子(地) | 主動 | 4 | 當敏捷高於對方打者時,機率(35%)使打者擊出滾地球出局。 |
伸卡球王子(天) | 主動 | 5 | 當敏捷高於對方打者時,機率(45%)使打者擊出滾地球出局。 |
假日飛刀(人) | 開場 | 3 | 當日期為星期二、日時,開場時發動全能力上升(30%)。 |
假日飛刀(地) | 開場 | 4 | 當日期為星期二、日時,開場時發動全能力上升(40%)。 |
假日飛刀(天) | 開場 | 5 | 當日期為星期二、日時,開場時發動全能力上升(50%)。 |
墾草令(地) | 被動 | 4 | 面對本局第一位打者時,機率(60%)發動敵隊所有打者技巧、精神下降(40%),持續半局。 |
墾草令(天) | 被動 | 5 | 面對本局第一位打者時,機率(60%)發動敵隊所有打者技巧、精神下降(50%),持續半局。 |
暗渡陳倉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0%)擊出各種安打,若本局上一棒打者出局,機率提升至(28%)。 |
暗渡陳倉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5%)擊出各種安打,若本局上一棒打者出局,機率提升至(35%)。 |
鄗代之戰(地) | 被動 | 4 | 若自身總合力低於當前投手,機率(35%)使本隊所有野手技巧、力量提升(40%),持續兩局。 |
鄗代之戰(天) | 被動 | 5 | 若自身總合力低於當前投手,機率(35%)使本隊所有野手技巧、力量提升(50%),持續兩局。 |
九尾靈氣(地) | 主動 | 4 | 擔任先發時,機率(23%)使打者三振出局,自身本場被擊出9隻安打後,技能失效。 |
九尾靈氣(天) | 主動 | 5 | 擔任先發時,機率(28%)使打者三振出局,自身本場被擊出9隻安打後,技能失效。 |
空間扭曲(地) | 被動 | 4 | 機率(3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28%),持續半局,領先時機率提升至(45%)。 |
空間扭曲(天) | 被動 | 5 | 機率(3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35%),持續半局,領先時機率提升至(45%)。 |
百萬斬死神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8%)擊出二壘安打,並使當前投手力量下降(30%),持續半局。 |
百萬斬死神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35%)擊出二壘安打,並使當前投手力量下降(30%),持續半局。 |
關中聖守(地) | 主動 | 4 | 若本隊最多陣營人數為蜀國時,機率(17%)使當前打者三振出局,落後時機率提升至(24%)。 |
關中聖守(天) | 主動 | 5 | 若本隊最多陣營人數為蜀國時,機率(21%)使當前打者三振出局,落後時機率提升至(30%)。 |
火牛陣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6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,若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則機率提升至(24%)。 |
火牛陣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0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,若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則機率提升至(30%)。 |
鬼爪剜心(地) | 被動 | 4 | 機率(25%)使當前投手技巧、敏捷下降(40%)持續兩局。當前投手每投滿一局機率提升(5%)。 |
鬼爪剜心(天) | 被動 | 5 | 機率(25%)使當前投手技巧、敏捷下降(50%)持續兩局。當前投手每投滿一局機率提升(5%)。 |
威鎮西域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6%)擊出二壘安打,對手每有一名他國球員,機率上升(0.8%)。 |
威鎮西域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0%)擊出二壘安打,對手每有一名他國球員,機率上升(1%)。 |
諫逐客書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2%)使打者以各種方式出局,壘上無人時機率提升至(24%)。 |
諫逐客書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15%)使打者以各種方式出局,壘上無人時機率提升至(30%)。 |
兩鼠鬥於穴(地) | 主動 | 4 | 擔任主場時,機率(24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或二壘安打,若為客場時,發動機率下降至(15%)。 |
兩鼠鬥於穴(天) | 主動 | 5 | 擔任主場時,機率(30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或二壘安打,若為客場時,發動機率下降至(18%)。 |
縱橫天地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4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,本局每經過一個打席,機率下降(4%)。 |
縱橫天地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30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,本局每經過一個打席,機率下降(5%)。 |
尺有所短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0%)擊出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,本局每有一名其他打者上場打擊,機率下降(3%)。 |
尺有所短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5%)擊出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,本局每有一名其他打者上場打擊,機率下降(3%)。 |
女誡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2%)使打者三振出局,本隊打者每獲得一分,機率上升(2%),最高提升至(28%)。 |
女誡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15%)使打者三振出局,本隊打者每獲得一分,機率上升(3%),最高提升至(35%)。 |
將相和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0%)三振打者,自身技巧與打者每相差(2%),機率提升(1%),最高提升至(28%)。 |
將相和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12%)三振打者,自身技巧與打者每相差(2%),機率提升(1%),最高提升至(36%)。 |
圍魏救趙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2%)擊出內野滾地球安打,自身每盜壘成功一次,機率提升(4%),最高提升至(28%)。 |
圍魏救趙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15%)擊出內野滾地球安打,自身每盜壘成功一次,機率提升(5%),最高提升至(35%)。 |
連橫(地) | 主動 | 4 | 當前打者與上一棒打者為同陣營時,機率(24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連橫(天) | 主動 | 5 | 當前打者與上一棒打者為同陣營時,機率(30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
裙帶唯親(地) | 被動 | 4 | 機率(35%)使本隊蜀國所有蜀國球員力量、敏捷上升(40%),持續兩局。 |
裙帶唯親(天) | 被動 | 5 | 機率(35%)使本隊蜀國所有蜀國球員力量、敏捷上升(50%),持續兩局。 |
丞相之楷模(地) | 被動 | 4 | 機率(35%)使本隊所有打者力量上升(96%),持續兩局。 |
丞相之楷模(天) | 被動 | 5 | 機率(35%)使本隊所有打者力量上升(120%),持續兩局。 |
墨子十五卷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0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,自身每失一分,機率提升(3%),最高提升至(32%)。 |
墨子十五卷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4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,自身每失一分,機率提升(4%),最高提升至(40%)。 |
KINGDOM(地) | 被動 | 4 | 壘上有魏國跑者時,機率(50%)使本隊所有魏國球員全能力上升(40%),持續兩局。 |
KINGDOM(天) | 被動 | 5 | 壘上有魏國跑者時,機率(50%)使本隊所有魏國球員全能力上升(50%),持續兩局。 |
史家之絕唱(地) | 主動 | 4 | 壘上跑者非蜀國球員時,機率(28%)直接牽制跑者出局。 |
史家之絕唱(天) | 主動 | 5 | 壘上跑者非蜀國球員時,機率(35%)直接牽制跑者出局。 |
鳥盡弓藏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8%)使打者三振出局,本局每出局一名打者,機率減少(8%)。 |
鳥盡弓藏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35%)使打者三振出局,本局每出局一名打者,機率減少(10%)。 |
天下皆王田(地) | 被動 | 4 | 機率(40%)使本隊打者各項能力隨機浮動,幅度從上升(160%)到下降(40%),持續兩局。 |
天下皆王田(天) | 被動 | 5 | 機率(40%)使本隊打者各項能力隨機浮動,幅度從上升(200%)到下降(50%),持續兩局。 |
青雀化身(地) | 主動 | 4 | 擔任主場時,機率(32%)三振打者,若為客場時,機率降低至(16%)。 |
青雀化身(天) | 主動 | 5 | 擔任主場時,機率(40%)三振打者,若為客場時,機率降低至(20%)。 |
舞陽相國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0%)擊出安打,若自身敏捷高於當前投手,則有一半機率擊出全壘打。 |
舞陽相國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5%)擊出安打,若自身敏捷高於當前投手,則有一半機率擊出全壘打。 |
數羊之迷霧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6%)使打者三振出局,若當前打者進入夢鄉,機率提升至(32%)。 |
數羊之迷霧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0%)使打者三振出局,若當前打者進入夢鄉,機率提升至(40%)。 |
帳下猶歌舞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6%)擊出長打,自身本場每有一個打席未擊出安打,機率提升(8%)。 |
帳下猶歌舞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0%)擊出長打,自身本場每有一個打席未擊出安打,機率提升(10%)。 |
寶寶心裡苦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2%)擊出長打,一壘有跑者時,機率提升至(32%)。 |
寶寶心裡苦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15%)擊出長打,一壘有跑者時,機率提升至(40%)。 |
偽游雲夢澤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0%)使敵隊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,若打者與自身同陣營,機率提升至(32%)。 |
偽游雲夢澤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5%)使敵隊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,若打者與自身同陣營,機率提升至(40%)。 |
管鮑之交。管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1%)使敵隊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,若壘上有跑者,則使打者擊出雙殺打。 |
管鮑之交。管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6%)使敵隊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,若壘上有跑者,則使打者擊出雙殺打。 |
孫子兵法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3%)擊出一壘安打,領先一分變成二壘安打、兩分變成三壘安打、三分以上變成全壘打。 |
孫子兵法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8%)擊出一壘安打,領先一分變成二壘安打、兩分變成三壘安打、三分以上變成全壘打。 |
匈奴未滅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2%)擊出長打。我方打者每連續出局一名球員,增加(12%)機率。(可跨局累計) |
匈奴未滅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15%)擊出長打。我方打者每連續出局一名球員,增加(15%)機率。(可跨局累計) |
水淹大梁城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32%)擊出長打,若自身本場每有一個打席未能擊出安打,機率下降(16%)。 |
水淹大梁城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40%)擊出長打,若自身本場每有一個打席未能擊出安打,機率下降(20%)。 |
吳起變法(地) | 主動 | 4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且無人出局或一人出局時,機率(40%)擊出高飛犧牲打。 |
吳起變法(天) | 主動 | 5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且無人出局或一人出局時,機率(50%)擊出高飛犧牲打。 |
子曰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6%)讓打者以各種方式出局,若自身每有一項能力高於打者,機率提升(4%)。 |
子曰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0%)讓打者以各種方式出局,若自身每有一項能力高於打者,機率提升(5%)。 |
韓非子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6%)使打者三振出局,當前打者每有一招主動技、鬼技,機率上升(4%)。 |
韓非子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0%)使打者三振出局,當前打者每有一招主動技、鬼技,機率上升(5%)。 |
孺子可教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40%)讓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,自身每造成一個出局數,機率下降(8%)。 |
孺子可教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50%)讓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,自身每造成一個出局數,機率下降(10%)。 |
倒行逆施(地) | 主動 | 4 | 本局敵方打者每擊出一支安打,提升機率(16%)直接使打者三振出局,最高提升至(48%)。 |
倒行逆施(天) | 主動 | 5 | 本局敵方打者每擊出一支安打,提升機率(20%)直接使打者三振出局,最高提升至(60%)。 |
圖窮匕見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0%)擊出非全壘打的各種安打,自身每上場一次,機率上升(4%),最高提升至(40%)。 |
圖窮匕見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5%)擊出非全壘打的各種安打,自身每上場一次,機率上升(5%),最高提升至(50%)。 |
祖龍之母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24%)擊出二壘打,面對救援投手時,機率提升至(48%)。 |
祖龍之母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30%)擊出二壘打,面對救援投手時,機率提升至(60%)。 |
鳳求凰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32%)使打者三振出局,當前打者本場每被三振一次,機率降低(16%)。 |
鳳求凰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40%)使打者三振出局,當前打者本場每被三振一次,機率降低(20%)。 |
沉魚落雁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16%)擊出非全壘打的各種壘打,我方球隊平手或領先時,機率提升至(28%)。 |
沉魚落雁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20%)擊出非全壘打的各種壘打,我方球隊平手或領先時,機率提升至(35%)。 |
懸梁刺股(地) | 主動 | 4 | 機率(x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x為敵隊壘打數的總和的1.2倍,最高提升至(36%)。 |
懸梁刺股(天) | 主動 | 5 | 機率(x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x為敵隊壘打數的總和的1.5倍,最高提升至(45%)。 |
選球眼(龍) | 6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20%)被直接保送。 | |
突破盲點(龍) | 6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22%)造成野手失誤並上壘。 | |
InsideOut(龍) | 6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8%)直接擊出德州安打。 | |
腳力(龍) | 6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19%)跑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 |
大牆直擊(龍) | 6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8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 |
打亂陣腳(龍) | 6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35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 |
人來瘋(龍) | 6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強心臟(龍) | 6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機率(18%)直接轟出長打。 | |
犄角之勢(龍) | 6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36%)被直接保送上壘。 | |
助跑打擊(龍) | 6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32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 |
混戰(龍) | 6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33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 |
打點機器(龍) | 6 | 進攻時得點圈有人,機率(22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 |
威壓感(龍) | 6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70%)被保送上壘。 | |
滿壘男(龍) | 6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65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亂戰(龍) | 6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70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 |
滿貫大亨(龍) | 6 | 進攻時滿壘,機率(44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開路先鋒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第一棒打者,機率(25%)擊出內野安打。 | |
先登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第一棒打者,機率(9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二番翼鋒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第二棒打者,機率(31%)被保送上壘。 | |
三番副將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第三棒打者,機率(9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 |
前鋒打者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第一、二棒打者,機率(20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 |
中心打者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第三、四、五棒打者,機率(12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四番將軍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第四棒打者,機率(9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五番護軍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第五棒打者,機率(13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六番裨將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第六棒打者,機率(28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 |
後陣攻勢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第七、八、九棒打者,機率(22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 |
突破(龍) | 6 | 進攻時當力量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16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 |
潛入(龍) | 6 | 進攻時當力量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40%)被保送上壘。 | |
精準打擊(龍) | 6 | 進攻時當技巧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20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亂射(龍) | 6 | 進攻時當技巧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41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 |
速攻(龍) | 6 | 進攻時當敏捷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34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 |
地鼠擊(龍) | 6 | 進攻時當敏捷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38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 |
致命一擊(龍) | 6 | 進攻時當精神高於敵隊投手,機率(9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眼力(龍) | 6 | 進攻時當精神低於敵隊投手,機率(43%)被保送上壘。 | |
連貫打線(龍) | 6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41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 |
嘲諷(龍) | 6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42%)造成失誤上壘。 | |
悲憤(龍) | 6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18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激昂不屈(龍) | 6 | 進攻時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42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先攻之勢(龍) | 6 | 進攻時當第一局上場打擊,機率(35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 |
氣勢(龍) | 6 | 進攻時當第一、二、三局上場打擊,機率(31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 |
後勁十足(龍) | 6 | 進攻時當七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36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 |
再見男(龍) | 6 | 進攻時當九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33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擴大優勢(龍) | 6 | 進攻當比數領先時,機率(40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 |
一鼓作氣(龍) | 6 | 進攻當比數領先時,機率(35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底氣(龍) | 6 | 進攻當比數落後時,機率(27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 |
拼命(龍) | 6 | 進攻當比數落後時,機率(42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 |
強行突破(龍) | 6 | 進攻時面對敵隊先發投手時,機率(17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 |
埋伏(龍) | 6 | 進攻時面對敵隊中繼投手時,機率(38%)擊出長打。 | |
以逸待勞(龍) | 6 | 進攻時面對敵隊救援投手時,機率(33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突破僵局(龍) | 6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投球超過3局,機率(32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 |
趁虛而入(龍) | 6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投球低於2局,機率(9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中軍大將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一壘手,機率(12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打擊專精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指定打擊,機率(10%)擊出長打安打。 | |
胡服騎射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外野手,機率(21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 |
二游伏兵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二壘手或游擊手,機率(21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。 | |
青州兵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2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 |
虎豹騎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1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巴蜀兵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2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 |
無當軍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1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丹陽兵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2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 |
揚州水軍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1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河北軍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2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。 | |
白馬義從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18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北伐之力(龍) | 6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魏』陣營時,機率(16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夷陵(龍) | 6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蜀』陣營時,機率(16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合肥(龍) | 6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吳』陣營時,機率(16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官渡(龍) | 6 | 進攻時敵隊投手是『他』陣營時,機率(16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打點狂熱(龍) | 6 | 進攻時當得點圈有人,機率(35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滿壘硬漢(龍) | 6 | 進攻時當滿壘,機率(7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暴虐(龍) | 6 | 進攻時當力量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箭術(龍) | 6 | 進攻時當技巧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馬術(龍) | 6 | 進攻時當敏捷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幻術(龍) | 6 | 進攻時當精神高於投手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趁勝追擊(龍) | 6 | 進攻時當上一棒安打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復仇者(龍) | 6 | 進攻時當上一棒被三振,機率(70%)發動力量增加(2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意氣風發(龍) | 6 | 進攻時隊伍比數領先,機率(4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8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絕地將魂(龍) | 6 | 進攻時隊伍比數落後,機率(4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抗魏殺手(龍) | 6 | 進攻時面對魏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剋蜀強者(龍) | 6 | 進攻時面對蜀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制吳猛將(龍) | 6 | 進攻時面對吳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排他高手(龍) | 6 | 進攻時面對他國投手,機率(5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力量強化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自身力量增加(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技巧強化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自身技巧增加(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敏捷強化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自身敏捷增加(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精神強化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自身精神增加(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究極強化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自身全能力增加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大將軍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全能力增加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猛將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力量增加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名將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技巧增加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勇將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敏捷增加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謀將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打者精神增加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邊關守將(龍) | 6 | 進攻時擔任位置是三壘手,機率(16%)擊出二壘安打。 | |
老而彌堅(龍) | 6 | 進攻時當五局之後上場打擊,機率(22%)擊出任何壘打數。 | |
助魏神打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魏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蜀神打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蜀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吳神打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吳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他神打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他國打者全能力上升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危機處理(龍) | 6 | 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30%)造成打者三振出局。 | |
反間計(龍) | 6 | 一二壘有人、一三壘有人或滿壘時,機率(32%)造成打者雙殺出局。 | |
離間計(龍) | 6 | 一壘有人時,機率(22%)造成打者雙殺出局。(兩出局時無效) | |
剛之速球(龍) | 6 | 投手全力投出快速直球,機率(14%)三振打者。 | |
極品指叉(龍) | 6 | 投手投出下墜球,機率(14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 |
尾勁(龍) | 6 | 投手投出上飄球,機率(15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 |
一剛力突(龍) | 6 | 滿壘時投手專注提升,機率(70%)三振打者。 | |
速度無用(龍) | 6 | 投手面對敵隊第一、二、三棒時,機率(30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 |
強棒殺手(龍) | 6 | 投手面對敵隊第四、五、六棒時,機率(30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 |
專k弱棒(龍) | 6 | 投手面對敵隊第七、八、九棒時,機率(30%)三振打者。 | |
豪速對決(龍) | 6 | 當投手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16%)三振打者。 | |
精準控球(龍) | 6 | 當投手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23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 |
大幅變化(龍) | 6 | 當投手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27%)造成雙殺。(一壘無人、兩出局時無效) | |
頻繁牽制(龍) | 6 | 當投手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21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 |
迅雷之勢(龍) | 6 | 當投手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17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 |
沼步(龍) | 6 | 當投手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23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 |
樸克臉(龍) | 6 | 當投手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16%)三振打者。 | |
智小謀大(龍) | 6 | 當投手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20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 |
化解危機(龍) | 6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20%)三振打者。 | |
二虎競食(龍) | 6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32%)造成雙殺。(一壘無人、兩出局時無效) | |
誘敵深入(龍) | 6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被擊出安打後,機率(29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 |
連射(龍) | 6 | 防守時當上個打席投出三振後,機率(29%)三振打者。 | |
先聲奪人(龍) | 6 | 當第一、二、三局上場時,機率(22%)三振打者。 | |
守成(龍) | 6 | 當第七、八、九局上場時,機率(22%)三振打者。 | |
勝運(龍) | 6 | 當球隊領先時,投球機率(22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 |
不離不棄(龍) | 6 | 當球隊落後時,投球機率(28%)三振打者。 | |
主戰輪值(龍) | 6 | 當擔任先發上場時,投球機率(15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 |
強力牛棚(龍) | 6 | 當擔任中繼上場時,投球機率(19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 |
援軍之力(龍) | 6 | 當擔任救援上場時,投球機率(16%)三振打者。 | |
觀察打者(龍) | 6 | 當投球超過三局後,機率(22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 |
燃燒生命(龍) | 6 | 當投球低於二局時,機率(22%)三振打者。 | |
界限解除(龍) | 6 | 當自身被擊出五支以上的安打時,機率(40%)三振打者。 | |
完全封鎖(龍) | 6 | 當失分在兩分以下時,投球機率(10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 |
中立調停(龍) | 6 | 平手時,投球機率(28%)三振打者。 | |
以牙還牙(龍) | 6 | 當失分超過兩分時,投球機率(28%)使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 |
守城(龍) | 6 | 當球隊平手時,投球機率(45%)牽制成功。(壘上無人無效) | |
精神集中(龍) | 6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半局後結束。 | |
力量集中(龍) | 6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100%),半局後結束。 | |
炎熱(龍) | 6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70%)發動當前打者力量減少(6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炎熱‧改(龍) | 6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50%)發動接下來三名打者精神減少(60%),換局後結束。 | |
鬥魂(龍) | 6 | 當壘上有人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70%),半局後結束。 | |
鬥志(龍) | 6 | 當壘上有人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100%),半局後結束。 | |
唯快不破(龍) | 6 | 當面對第一、二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敏捷增加(100%),打席後解除。 | |
遇強則強(龍) | 6 | 當面對第三、四、五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力量增加(100%),打席後解除。 | |
勝券在握(龍) | 6 | 當面對第七、八、九棒打者時,機率(50%)使技巧增加(100%),打席後解除。 | |
強催球速(龍) | 6 | 當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借力使力(龍) | 6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弱化安打(龍) | 6 | 當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自由發揮(龍) | 6 | 當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技巧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快速出手(龍) | 6 | 當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變速球(龍) | 6 | 當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敏捷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天啟(龍) | 6 | 當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Lucky Ball(龍) | 6 | 當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高壓投法(龍) | 6 | 當力量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力量減少(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低肩側投(龍) | 6 | 當力量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力量減少(7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強塞內角(龍) | 6 | 當技巧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技巧減少(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風動切球(龍) | 6 | 當技巧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技巧減少(7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旋轉勁(龍) | 6 | 當敏捷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敏捷減少(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降速控球(龍) | 6 | 當敏捷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敏捷減少(7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攝人之眼(龍) | 6 | 當精神高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精神減少(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叫陣(龍) | 6 | 當精神低於打者時,機率(50%)發動打者精神減少(7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復仇(龍) | 6 | 防守時當上一棒安打,機率(65%)發動全能力增加(50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連K鎖定(龍) | 6 | 防守時當上一棒被三振,機率(70%)發動全能力增加(39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大魔神(龍) | 6 | 當比賽到第九局投球時機率發動(40%)全能力增加(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 |
睥睨(龍) | 6 | 球隊領先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30%),持續半局。 | |
疫病(龍) | 6 | 球隊落後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35%),持續半局。 | |
續戰(龍) | 6 | 擔任中繼上場,機率(25%)發動精神增加(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 |
守護神(龍) | 6 | 擔任救援上場,機率(25%)發動精神增加(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 |
戰意提升(龍) | 6 | 比賽上場投球超過3局,機率(50%)發動力量增加(150%),持續半局。 | |
激情(龍) | 6 | 比賽上場投球低於6局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70%),持續半局。 | |
球路修正(龍) | 6 | 自身被擊出超過五支安打時,機率(5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持續半局。 | |
陳留先發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 |
許昌球星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魏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持續半局。 | |
漢中先發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 |
成都球星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蜀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持續半局。 | |
盧江先發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 |
建業球星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吳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持續半局。 | |
河北先發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5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力量增加(80%),持續半局。 | |
洛陽球星(龍) | 6 | 當隊中有超過7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40%)發動精神增加(100%),持續半局。 | |
鐵索連環(龍) | 6 | 當面對『魏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3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火燒連營(龍) | 6 | 當面對『蜀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3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野戰之勢(龍) | 6 | 當面對『吳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3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力戰群英(龍) | 6 | 當面對『他』打者時,機率(40%)使打者全能力減少(35%),打席結束後解除。 | |
勝利渴望(龍) | 6 | 球隊平手時,機率(40%)發動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70%),持續半局。 | |
補給(龍) | 6 | 當第五、六、七局上場時,機率(22%)三振打者。 | |
助魏神投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魏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蜀神投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蜀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吳神投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吳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助他神投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發動全隊他國投手全能力上升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西涼跑法(龍) | 6 | 成為跑者後,機率(27%)必成功盜壘。 | |
鐵捕(龍) | 6 | 擔任捕手時,若壘上有跑者將有機率(12%)直接發動阻殺成功。 | |
誘敵深入(龍) | 6 | 擔任捕手時,落後時若壘上有跑者將有機率(20%)直接發動阻殺成功。 | |
鋌而走險(龍) | 6 | 兩人出局時,成為跑者後,機率(60%)必成功盜壘。 | |
先頭部隊(龍) | 6 | 前五局時,機率(38%)必成功盜壘。 | |
伺機而動(龍) | 6 | 對方投手投球超過三局後,機率(60%)必成功盜壘。 | |
大元帥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全能力增加(15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嚴將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力量增加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仁將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技巧增加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信將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敏捷增加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智將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發動全隊投手精神增加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飛弩亂射(龍) | 6 | 機率(40%)以亂射的技巧,造成野手混亂發生失誤。 | |
龍膽之掃擊(龍) | 6 | 機率(30%)直接擊出各種壘打數的安打。 | |
石兵八陣(龍) | 6 | 機率(35%)直接將打者三振出局,壘上每多一名跑者,機率下降(7%)。 | |
傲才自用(龍) | 6 | 當上一棒被擊出全壘打後,機率(100%)將下一棒直接三振出局,並提升自身全能力(30%)持續半局。 | |
虎痴之力(龍) | 6 | 一人以上出局時上場打擊,機率(25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 |
天妒伸卡球(龍) | 6 | 當投球局數小於3局,機率(40%)讓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 |
西涼鐵騎(龍) | 6 | 擔任第一棒打者時,機率(33%)擊出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。 | |
逆轉強運(龍) | 6 | 當球隊落後時,機率(50%)讓打者擊出內野滾地出局。 | |
苦肉計(龍) | 6 | 機率(70%)獲得保送上壘,本局每出局一名打者,機率下降(40%)。 | |
魯肅的箭樓(龍) | 6 | 當得點圈有人時,機率(45%)讓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 |
恐怖感(龍) | 6 | 領先時,機率(40%)擊出長打。 | |
奇門怪球(龍) | 6 | 當自身力量低於當前打者時,機率(36%)將對方打者三振出局。 | |
名族的驕傲(龍) | 6 | 當隊伍中超過9名『他』球員時,機率(32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 | |
東吳防波堤(龍) | 6 | 擔任救援投手時,機率(42%)讓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 |
旋棺之狂掃(龍) | 6 | 當上一棒擊出安打時,機率(66%)直接擊出全壘打,或是被三振。 | |
中繼的王子(龍) | 6 | 擔任中繼投手時,機率(40%)讓打者擊出內野飛球出局。 | |
偷渡陰平(龍) | 6 | 在三壘時,有(90%)的機會發動直接盜本壘成功。 | |
高爾夫擊球術(龍) | 6 | 機率(36%)擊出外野德州安打、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。 | |
護國的王子(龍) | 6 | 當壘上跑者有魏國球員時,機率(36%)擊出長打。 | |
張遼來也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使敵方隊伍所有投手全能力下降(35%)。 |
背水惡來(龍) | 6 | 機率(12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我方每落後一分,機率上升(12%)。最高提升至(48%)。 | |
援護精通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發動前一棒全能力上升(60%),以及技能發動率上升(15%)。(等同原發動機率x1.15,限打者使用) |
獅之魂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隊伍中每有一個蜀國球員,則提升自身技能發動率(4%)。(等同原發動機率x1.04,可累加發動) |
武聖之力(龍) | 6 | 當全能力高於對方投手時,上場打擊時,機率(20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 |
裂膽雄揮(龍) | 6 | 當上一棒遭到三振時,機率(65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 |
武姬偃月波(龍) | 6 | 機率(20%)將打者直接三振出局。若打者本場有上過壘包的話,額外增加發動機率(25%)。 | |
蓬萊轟炸機(龍) | 6 | 全隊每擊出一支安打或得到一分,增加(2%)機率擊出各種壘打數的安打,機率最高提升到(50%)。 | |
美洲狼變身(龍) | 6 | 當投球局數在2局以上後,機率(45%)直接將打者三振出局。 | |
修羅(龍) | 6 | 當本場已擊出過安打後,機率(35%)直接擊出長打。 | |
白衣渡江(龍) | 6 | 當球隊落後時,機率(40%)發動敵隊所有打者全能力下降(50%),持續半局。 | |
強打豪捕(龍) | 6 | 擔任捕手時,機率(28%)擊出全壘打或二壘安打。 | |
江東之虎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使本隊所有打者力量提升(120%)。 |
霸王亂打流(龍) | 6 | 當得點圈上有人時,機率(50%)直接擊出全壘打,或是被三振。 | |
胡笳十八拍(龍) | 6 | 當八局之後上場投球時,機率(50%)讓打者三振出局。 | |
無雙鬼神擊(龍) | 6 | 擔任三、四、五棒之中心打者時,機率(20%)直接擊出長打;若得點圈有人時,則轉變成機率(35%)直接擊出全壘打。 | |
舞力全開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使本隊全體球員全能力提升(25%)。 |
蠻王粉碎轟(龍) | 6 | 力量每高出對方投手(2%),則提高(1%)機率直接擊出長打,最高提升到(35%)機率。 | |
邪王之女(龍) | 開場 | 6 | 開場時,使對方狀態為佳或極佳球員全能力下降(6%),每有一個球員被下降能力,發動自身全能力上升(6%)。 |
伸卡球王子(龍) | 6 | 當敏捷高於對方打者時,機率(45%)使打者擊出滾地球出局。 | |
假日飛刀(龍) | 開場 | 6 | 當日期為星期二、日時,開場時發動全能力上升(55%)。 |
墾草令(龍) | 6 | 面對本局第一位打者時,機率(60%)發動敵隊所有打者技巧、精神下降(50%),持續半局。 | |
暗渡陳倉(龍) | 6 | 機率(25%)擊出各種安打,若本局上一棒打者出局,機率提升至(35%)。 | |
鄗代之戰(龍) | 6 | 若自身總合力低於當前投手,機率(35%)使本隊所有野手技巧、力量提升(50%),持續兩局。 | |
九尾靈氣(龍) | 6 | 擔任先發時,機率(28%)使打者三振出局,自身本場被擊出9隻安打後,技能失效。 | |
空間扭曲(龍) | 6 | 機率(3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35%),持續半局,領先時機率提升至(45%)。 | |
百萬斬死神(龍) | 6 | 機率(35%)擊出二壘安打,並使當前投手力量下降(30%),持續半局。 | |
關中聖守(龍) | 6 | 若本隊最多陣營人數為蜀國時,機率(21%)使當前打者三振出局,落後時機率提升至(30%)。 | |
火牛陣(龍) | 6 | 機率(20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,若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則機率提升至(30%)。 | |
鬼爪剜心(龍) | 6 | 機率(25%)使當前投手技巧、敏捷下降(50%)持續兩局。當前投手每投滿一局機率提升(5%)。 | |
威鎮西域(龍) | 6 | 機率(20%)擊出二壘安打,對手每有一名他國球員,機率上升(1%)。 | |
諫逐客書(龍) | 6 | 機率(15%)使打者以各種方式出局,壘上無人時機率提升至(30%)。 | |
兩鼠鬥於穴(龍) | 6 | 擔任主場時,機率(30%)擊出內野滾地安打或二壘安打,若為客場時,發動機率下降至(18%)。 | |
縱橫天地(龍) | 6 | 機率(30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,本局每經過一個打席,機率下降(5%)。 | |
尺有所短(龍) | 6 | 機率(25%)擊出二壘安打或三壘安打,本局每有一名其他打者上場打擊,機率下降(3%)。 | |
女誡(龍) | 6 | 機率(15%)使打者三振出局,本隊打者每獲得一分,機率上升(3%),最高提升至(35%)。 | |
將相和(龍) | 6 | 機率(12%)三振打者,自身技巧與打者每相差(2%),機率提升(1%),最高提升至(36%)。 | |
圍魏救趙(龍) | 6 | 機率(15%)擊出內野滾地球安打,自身每盜壘成功一次,機率提升(5%),最高提升至(35%)。 | |
連橫(龍) | 6 | 當前打者與上一棒打者為同陣營時,機率(30%)使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。 | |
裙帶唯親(龍) | 6 | 機率(35%)使本隊蜀國所有蜀國球員力量、敏捷上升(50%),持續兩局。 | |
丞相之楷模(龍) | 6 | 機率(35%)使本隊所有打者力量上升(120%),持續兩局。 | |
墨子十五卷(龍) | 6 | 機率(24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,自身每失一分,機率提升(4%),最高提升至(40%)。 | |
KINGDOM(龍) | 6 | 壘上有魏國跑者時,機率(50%)使本隊所有魏國球員全能力上升(50%),持續兩局。 | |
史家之絕唱(龍) | 6 | 壘上跑者非蜀國球員時,機率(35%)直接牽制跑者出局。 | |
鳥盡弓藏(龍) | 6 | 機率(35%)使打者三振出局,本局每出局一名打者,機率減少(10%)。 | |
天下皆王田(龍) | 6 | 機率(40%)使本隊打者各項能力隨機浮動,幅度從上升(200%)到下降(50%),持續兩局。 | |
青雀化身(龍) | 6 | 擔任主場時,機率(40%)三振打者,若為客場時,機率降低至(20%)。 | |
舞陽相國(龍) | 6 | 機率(25%)擊出安打,若自身敏捷高於當前投手,則有一半機率擊出全壘打。 | |
數羊之迷霧(龍) | 6 | 機率(20%)使打者三振出局,若當前打者進入夢鄉,機率提升至(40%)。 | |
帳下猶歌舞(龍) | 6 | 機率(20%)擊出長打,自身本場每有一個打席未擊出安打,機率提升(10%)。 | |
寶寶心裡苦(龍) | 6 | 機率(15%)擊出長打,一壘有跑者時,機率提升至(40%)。 | |
偽游雲夢澤(龍) | 6 | 機率(25%)使敵隊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,若打者與自身同陣營,機率提升至(40%)。 | |
管鮑之交。管(龍) | 6 | 機率(26%)使敵隊打者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,若壘上有跑者,則使打者擊出雙殺打。 | |
孫子兵法(龍) | 6 | 機率(28%)擊出一壘安打,領先一分變成二壘安打、兩分變成三壘安打、三分以上變成全壘打。 | |
匈奴未滅(龍) | 6 | 機率(15%)擊出長打。我方打者每連續出局一名球員,增加(15%)機率。(可跨局累計) | |
水淹大梁城(龍) | 6 | 機率(40%)擊出長打,若自身本場每有一個打席未能擊出安打,機率下降(20%)。 | |
吳起變法(龍) | 6 | 進攻時壘上有人,且無人出局或一人出局時,機率(50%)擊出高飛犧牲打。 | |
子曰(龍) | 6 | 機率(20%)讓打者以各種方式出局,若自身每有一項能力高於打者,機率提升(5%)。 | |
韓非子(龍) | 6 | 機率(20%)使打者三振出局,當前打者每有一招主動技、鬼技,機率上升(5%)。 | |
孺子可教(龍) | 6 | 機率(50%)讓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,自身每造成一個出局數,機率下降(10%)。 | |
倒行逆施(龍) | 6 | 本局敵方打者每擊出一支安打,提升機率(20%)直接使打者三振出局,最高提升至(60%)。 | |
圖窮匕見(龍) | 6 | 機率(25%)擊出非全壘打的各種安打,自身每上場一次,機率上升(5%),最高提升至(50%)。 | |
祖龍之母(龍) | 6 | 機率(30%)擊出二壘打,面對救援投手時,機率提升至(60%)。 | |
鳳求凰(龍) | 6 | 機率(40%)使打者三振出局,當前打者本場每被三振一次,機率降低(20%)。 | |
沉魚落雁(龍) | 6 | 機率(20%)擊出非全壘打的各種壘打,我方球隊平手或領先時,機率提升至(35%)。 | |
懸梁刺股(龍) | 6 | 機率(x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。x為敵隊壘打數的總和的1.5倍,最高提升至(45%)。 | |
森羅萬象 | 主動 | 7 | 本局每有一個打者上場,提升機率(4%)擊出非全壘打的各種安打,最高提升至(20%)。 |
疾風勁草 | 被動 | 7 | 第一局上場時,機率(25%)使自身全能力上升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(投打皆可) |
錦囊妙計 | 開場 | 7 | 開場時,若全隊總合力加總小於敵隊,發動自身力量、敏捷上升(15%)。 |
曇花一現 | 主動 | 7 | 機率(20%)使當前打者三振出局,敵隊打者本場每擊出一支全壘打,機率下降(10%)。 |
綿裡藏針 | 被動 | 7 | 上場打擊時,機率(25%)使當前投手技巧、敏捷下降(30%),持續二局。 |
錦雉之衣 | 開場 | 7 | 開場時,發動敵隊全能力下降(x%),x為敵隊上場與自身不同陣營球員總合人數的一半。 |
週年彩球 | 開場 | 7 | 歡慶兩週年,開場時,若本隊總合力加總小於敵隊,發動本隊所有投手全能力上升(10%)。 |
週年彩蛋 | 主動 | 7 | 歡慶兩週年,機率(12%)擊出二壘安打,並使本隊所有打者全能力上升(20%),持續半局。 |
萬聖狂歡 | 主動 | 7 | 狂歡萬聖節,機率(20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,並使自身全能力上升(20%),持續半局。 |
火雞大餐 | 開場 | 7 | 慶祝感恩節,開場時發動本隊隨機9個球員全能力上升(10%)。 |
常綠星光 | 主動 | 7 | 進攻時,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18%)擊出全壘打。 |
牧羊糖杖 | 主動 | 7 | 進攻時,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24%)擊出各種壘打數的安打。 |
耶誕禮物 | 開場 | 7 | 開場時,發動自身力量上升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紅襪聖誕 | 開場 | 7 | 開場時,發動自身敏捷上升(3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陽橙桐花 | 主動 | 7 | 敏捷每高出當前投手(2%),則提高(1%)機率直接擊出長打,最高提升到(30%)機率。 |
鉻黃桐花 | 被動 | 7 | 當球隊平手或領先時,機率(50%)使敵隊接下來3名打者全能力減少(30%),持續半局。 |
紫丁桐花 | 開場 | 7 | 自身狀態為佳或極佳時,提升自身全能力(40%)。 |
三週年彩球 | 開場 | 7 | 歡慶三週年,開場時,若本隊總合力加總小於敵隊,發動本隊所有投手全能力提升(20%)。 |
三週年彩蛋 | 7 | 歡慶三週年,機率(26%)擊出二壘安打,並使本隊所有打者全能力提升(20%),持續半局。 | |
萬聖驚魂 | 7 | 驚魂萬聖節,機率(24%)使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出局,並使自身全能力上升(30%),持續半局。 | |
高級火雞大餐 | 開場 | 7 | 慶祝感恩節,開場時發動本隊隨機9個球員全能力上升(15%)。 |
霜白長青 | 7 | 進攻時,當上一棒打者遭到三振,機率(21%)擊出全壘打。 | |
霜糖拐杖 | 7 | 進攻時,當上一棒打者擊出安打,機率(30%)擊出各種壘打數的安打。 | |
霜緞禮盒 | 開場 | 7 | 開場時,發動自身力量上升(1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霜雪紅襪 | 開場 | 7 | 開場時,發動自身敏捷上升(1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聚寶龍炮 | 7 | 進攻時,當上一棒擊出全壘打,機率(20%)也擊出全壘打。 | |
好運彩頭 | 7 | 進攻時,若無人出局,機率(40%)使本隊所有打者全能力上升(30%),持續半局。(打者限定) | |
新春壓歲 | 開場 | 7 | 開場時,發動自身技巧上升(150%),持續到比賽結束。 |
香草派對 | 7 | 防守時,若當前打者未被三振過,機率(33%)使打者三振出局。 | |
宇治抹茶 | 7 | 防守時,若上一棒擊出全壘打,機率(40%)使接下來三名打者全能力下降(33%),持續半局。 | |
草莓狂熱 | 開場 | 7 | 開場時,發動本隊所有投手全能力上升(15%)。 |
可可戀情 | 開場 | 7 | 開場時,發動本隊所有打者全能力上升(15%)。 |
下面旋棺之狂掃到假日飛刀
回覆刪除是球場新增的嗎
不一定,大部份新增的確是球場更新的(隨著每次官方公告球場技能石變動時),
刪除有些可能還沒釋出。
p.s. 由於是13個州,如果看到新增是13的倍數,那就沒錯啦 ^^
謝謝
刪除可否把那些球場可得的分出來?
回覆刪除不好意思 沒有去看球場
回覆刪除新的我沒整理掉落球場了,
刪除若有玩家打到,歡迎直接回報到巴哈的討論串
http://forum.gamer.com.tw/C.php?bsn=24680&snA=5350&tnum=5
抱歉~ 技能石和專武的內容找不到
回覆刪除不知道有無機會復原 謝謝!!
當然有機會的,正在找地方放程式碼...
刪除恢復後會在首頁放上說明!
大大~
刪除好像又不能搜尋了! QQ
我看正常,是頁面沒有東西嗎?
刪除又可以了...
刪除